薛宝钗轻轻哼了一声,说道:“环三爷的诗,倒是别具一格,只是这用词未免有些生僻难懂。这‘汽笛声声’、‘候机楼’我倒是从未听闻过。莫非是环三爷自创的新词?”
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一丝不屑。
香菱听出了宝钗话中的讥讽之意,连忙说道:“宝姐姐,环三爷这诗虽然有些特别,但我觉得倒也有些新意。”
她想为贾环辩解几句,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
李纨也附和道:“环儿的诗,较之以往,确实有了些进步。”
她虽然这么说,但语气中却听不出多少赞赏之意。
探春则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看着贾环,目光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贾环知道,她们虽然嘴上说着鼓励的话,但心中却并不认可他的诗作。
他心中感到一阵苦涩,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他的现代诗词,终究是无法被理解,无法被接受。
薛宝钗见香菱竟然为贾环说话,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她语气淡淡地说道:“香菱妹妹,你有所不知,诗词一道,讲究的是意境、格律、用词。环三爷这诗,虽然有些新意,但终究是东施效颦,难登大雅之堂。”
“东施效颦?”贾环听到这四个字,心中如同被针扎了一般难受。
他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强作镇定地说道:“宝姐姐的批评,环儿铭记在心。”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透着一股深深的无奈。
香菱见贾环如此落寞,心中有些不忍,她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宝钗一个眼神制止了。
“环三爷还是多向几个姐姐学习才是,”宝钗语气中带着一丝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诗词一道,博大精深,并非一日之功。环三爷若是真想有所成就,还需多下苦功。”
她的语气虽然温和,却字字如刀,句句诛心。
贾环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着自己即将爆发的情绪。
探春见气氛尴尬,正想开口为贾环辩解几句,却被贾环一个眼神制止了。
他知道,自己现在说什么都是徒劳。
他需要的是实力,是用真正的才华去证明自己。他暗暗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