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在一旁撇了撇嘴,低声嘀咕道:“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凑巧写得好罢了。”
虽然她的声音很小,但还是被贾环听到了。
他并没有理会晴雯的冷嘲热讽,他知道,改变别人的看法需要时间和行动,而不是争辩。
史湘云也回过神来,她朗声说道:“环兄弟,你这诗写得确实不错,很有意境。不过,我觉得最后一句‘应是嫦娥也羡仙’似乎有些……”
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有些俗套了。”
贾环点点头,谦虚地说道:“云姐姐说得对,我也觉得最后一句还可以再斟酌一下。”
宝钗这时开口道:“环兄弟这首诗虽然有些小瑕疵,但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前两句和中间两句,写得非常生动形象,很有画面感。”
黛玉一直没有说话,她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评论,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她拿起贾环的诗稿,仔细地看了看,然后缓缓说道:“这首诗……”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贾环身上,“很有意思。”
然后,她将诗稿递还给贾环,便不再言语,低头继续写自己的诗。
贾环接过诗稿,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黛玉的“有意思”三个字,包含了太多的含义。
这时,探春突然说道:“环儿,你这次的诗作,让我刮目相看。不过……”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贾环一眼,“下一次的诗社,我希望你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贾环点了点头,眼神坚定。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诗社散后,贾环独自走在回房的路上,雪花飘落在他肩头,很快便融化成水珠。
夜色笼罩着贾府,一盏盏灯笼在风中摇曳,映照出长廊上斑驳的影子。
他回想着诗社上众人的反应,探春的赞赏,香菱的兴奋,宝钗的肯定,黛玉的“有意思”,以及晴雯的不屑,这些都交织在他的脑海中,让他思绪万千。
他知道,这首诗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远不足以改变他在众人心中的固有印象。
他深知红楼才女们的才情,她们的诗词造诣非同一般,自己这点皮毛只是略窥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