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书斋中的学问,而应关注社会的现状,为国为民作出贡献。”
贾环的发言充满了激情与智慧,每一个字都如同锋利的剑,直指人心。
傅清寒在一旁适时补充,将书院的教育理念娓娓道来。
贾兰也在一旁配合,阐述书院如何培养学子的实践能力与道德修养。
随着辩论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贾环的看法开始改变。
他们的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敬佩,甚至有些人开始点头赞同。
程学士虽然依旧保持着高傲的姿态,但他的眼神中已经多了一丝动摇。
贾环见此情景,心中大喜,信心倍增。
他决定趁热打铁,再次向程学士表达了诚挚的邀请。
就在此时,一位年轻的学子举手问道:
“贾大人,您刚才提到书院的办学理念,能否具体阐述一下书院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贾环微微一笑,正要开口,程学士却抢先一步说道:“贾大人,我愿前往书院,一探究竟。”
贾环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知道,程学士的动摇,意味着他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先生,我所创办的书院,不仅将提供诸位丰厚的俸禄,更会给予你们充分的学术自由。”
“在这里,你们可以自由地探讨学问,不受任何束缚。”
“书院藏书阁也将收录天下典籍,供各位研习。”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诚恳:“各位所虑,无非是书院能否长久,我贾环在此立誓,定当倾尽全力,将书院办成天下第一书院!”
程学士听着贾环慷慨激昂的演说,没想到他竟有如此胸襟和抱负。
他转头看了看周围,其他学者也在窃窃私语,脸上露出了动容之色。
程学士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朝着贾环的方向拱手一礼,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贾大人,老夫先前有所冒犯,还望海涵。老夫愿加入书院,为天下学子尽一份绵薄之力!”
程学士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其他学者也纷纷起身,争先恐后地表示愿意加入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