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 > 第21章 “诗奴”:两句三年得(2/4)
淡淡,“诸位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都到了一个王朝末期了,想来也是世道混乱,国将不国、沧海横流,那么久前面看来的对贾岛的评价,选择追求贾岛的诗词风格不足为奇。重点是民族危机的形成,陆游又是何人。

    一阵沉默,赵匡胤也不急,他一边看着天幕从宋末说到晚明,一边等着旁边诸臣的发言。

    良久,赵光义率先出声,只见他分析道:“皇兄,依臣弟之见,这贾岛的诗作的确别有一番风味。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我朝确实需要这样踏实勤恳的文风。至于这民族危机,虽不知缘由为何,但想来也不是一时之间能够分辩的出的,应该是多方面的原因,外邦入侵、内里腐朽都有可能。而这陆游,既然谈到了民族危机,听起来应是一位心系朝廷的爱国诗人,不然也不会被他人所推崇。”

    赵匡胤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吾弟所言甚是。不过,如今我朝刚刚建立,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当然,也要注重文化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众大臣纷纷附和,献计献策。有的提议加强军事防御,有的建议推行改革措施,还有的主张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对提到的“民族危机”纷纷默契略过,心下想法再多,也不想现在提出来扫兴。

    赵匡胤微笑着倾听众人之言,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深知,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内外兼修。不仅要有强大的武力,还要有繁荣的文化。而现在提到贾岛的诗作,或许能为大宋的文化发展带来一把助力。

    【除此之外,还有贾公墓和贾公祠。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户参军浪仙之墓”。墓前有清建瘦诗亭,内陈历代文人吊唁贾岛的石刻诗文。而贾公祠在北京房山区房山城南的石楼镇二站村,有一座2005年修复竣工的贾公祠,是为纪念唐代着名诗人贾岛而建。

    这些是贾岛对后世影响的象征,那么他的诗究竟如何?他为什么会这样让人念念不忘?】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贾岛心情的真实写照,他对自己写诗用词的严格推敲是出了名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诗是如何动人心弦的。

    贾岛寻隐者不遇,他是这样写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山中云雾缭绕,人在其中,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