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 > 第24章 “诗鬼”之名(1/4)
    宋朝以前的各人都在感叹。

    这些个诗人,不愧是名传千古的人,他们的诗篇篇都是千古佳作。

    还有这个“煎”字,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若要他们来写,寿命搭配“煎”字,是万万想不到的。这就是“长吉鬼才”的实力吗?

    而更多的,是对这首诗的触动。

    嬴政一边感叹于李贺诗中的大胆,一边也沉默于他字句中对时间的叹息。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几乎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在整首诗中合而为一。

    他知道死亡不可避免,但仍想要长生,他求的,只是想要更多的时间来稳定这个他建立的王朝。嬴政清楚的知道现在的秦朝隐患颇多,他的继承人有没有这个能力担起这个责任,他还是清楚的,不然他也不会想要求长生药。

    “斩龙足、嚼龙肉”“朝不得回、夜不得伏”,好生胆大的梦想!李贺开篇在感叹时光飞逝,年岁短暂,诗中流露出他的些许悲怆和内心的忧虑,结果紧接着就是幻想自己制服控制时间的神兽,想要时间就此停驻。但他也知道这终究只是幻想,神君可在何处,太一哪里真有?所以他又回到了现实。

    要说嬴政和刘彻看出了李贺诗中的嘲讽吗?

    求仙一事太过飘渺,至少现在的他们暂且放下了。

    求仙一事太过飘渺,至少现在的他们暂且放下了。

    玉不识当然不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和感念,她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直播了下去。

    【李贺以空灵甚至凄艳诡激的诗风见长,他在神话传说中驰骋徜徉,人被称为“诗鬼”,诗被称为“鬼仙之辞”。诗鬼李贺,这个踏着哀愁月色仅拥有二十七载昙花一现人生的人,却给后人留下二百四十首诗歌。】

    玉不识顿了顿,接着说道。

    【那么,他的诗风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其中,“凄”即指向李贺诗中凄迷的意象。“晴嘶卧沙马,老去悲啼展”、“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岸帻褰沙幌,枯塘卧折莲”、“人生有穷拙,日暮聊饮酒”、“夜雨岗头食蓁子,”……穷愁、悲苦在李贺的诗中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