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 > 第28章 “诗神”之名(2/3)
   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兵祸四起,武将权力过大不是什么好事。虽然武将的存在确实很重要,但也要有所抑制。

    这样想着,他坚定了自己重文抑武的想法,苏轼在文治一道上出色的表现让他很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也不知道前面出现的人名是不是都是我宋朝的,也不知道后世把燕云地区收复回来了没有……不管再怎么说,文治武功总要有一样吧?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后世的情况只会让他心梗,而不会给他欣喜。

    赵匡胤边想着,边构思打算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觉得文化教育是一定要推广发展的,他培养更多像苏轼这样的文学人才。

    只是,也不知道后续他看了直播会不会改变想法。现在的赵匡胤,在心里对文臣的看重确实高了许多,他只想着等到他夺回燕云十六州,就能大力发展文治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燕云十六州迟迟不能夺回,而宋朝武官们的地位却在逐渐下降,一些有才华的将领难以得到施展的机会。这为宋朝的未来埋下了隐患,尽管文治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军事力量的衰弱最终导致了边境的不安定和外敌的入侵。

    【王士祯是这么评价苏轼的:

    “汉魏以来,二千余年间,以诗名其家者众矣。顾所号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可以说,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他那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也已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

    【也因为苏轼在后代文人中的崇高地位,这也就驱使了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苏轼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明朝的众人看着天幕,皇城内的想法如何暂且不说,各地文人都对苏轼颇有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