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诸朝一起看直播:从诗词到历史 > 第58章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1)(2/3)
    她看着这首小令,恍惚想起当时还在家中的悠然快意的生活,以及初嫁赵明诚志趣相同的日子,感觉真的过了好久。一夕之间,家国破灭,她来不及收拾感情,就要开始逃亡,现在真是百感交集,别是滋味。

    李清照长叹一声,回过神来,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她伸手轻轻拭去泪水,目光再次落在那首《如梦令》上。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该有多好啊……”她低声呢喃道,仿佛在对自己说话,也仿佛在对着逝去的岁月诉说。

    靖康之难,不仅是她一人受到影响,这是危及国家之本的大事,没有人能够轻易摆脱这场漫长而残酷的战乱。

    在她租住的小院外面,主人家们探头探脑,看着这位流泪的女子神色怪异。这位前来借住的女子,带着大量的行李,一看就是北边逃难过来的,看来就是个富人家的夫人小姐。现在看着天幕又哭又笑的,又是个什么情况?

    李清照没有注意到外面的情况,她本就是性情坚毅之人,加上一路的磨砺,她很快消去刚刚的伤怀,听说圣上已经定下临安为南宋行在,暂且安顿下来了,她也得抓紧整顿一番,好继续赶路。

    【从这首词便可以看出来,李清照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大家闺秀。她出生于书香门第,生活优裕,家中藏书甚富,在家庭的熏陶下,她自小就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加上父母宠爱,家庭氛围开明,性格开朗的她过着很是舒心的生活。

    而她早期的作品也都是一些可爱的少女情思,细腻婉约,可以说,这首《如梦令》一出,就轰动了当时的盛京词坛,李清照也因此名声大噪。】

    【初露锋芒后,李清照就不断地作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里面也还有一个趣事。说起来李清照和苏轼是没有什么关系的,甚至李清照还在《词作》里批评过苏轼的词不协音律。但为何又提到这一点呢?因为也有人认为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而李清照这不就是苏轼的徒孙,关系这不就是来了?

    不过其实这样说也是比较牵强的,李格非和苏轼关系是有,但不多,据记载也只有一句“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只是北宋的文坛就是这样,互相认识,关系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