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道圣旨。
大唐最精锐的弓箭兵“江淮弩手”登场了。
这江淮弩手,可是大唐军中,赫赫有名的弓兵精锐。
顾名思义。
江淮弩手大多来自江淮地带。
他们各个善于弓弩之术,其所用之弩,皆是精心打造。
而且,江淮弩手使用的一种特别的战术——攒射法。
即选择敌军阵营中一点进行集中射击,提高射击密度和精准度,从而极大增强杀伤力。
历史上,更有五百弩手成功击退了五万大军的辉煌战绩。
所以,在整个轻视弓弩的唐王朝。
唯有这么一支精锐的弓兵特种兵队,独领风骚几百年。
大唐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皆知此次江淮弩手出征意义重大。
这一战不仅关乎着河西走廊的安危,更关系到大唐的军心士气。
若能凭借江淮弩手之力,成功击退那神秘的长矛部队,必能重振大唐军威。
因此,在李世民降下圣旨后。
各州道上,八百里快马就将这一消息,传往了各地边塞。
势必要让大唐周围的国家知道。
大唐这次认真了!
那些觊觎大唐疆土的国家都必须掂量掂量,他们有没有资格跟大唐叫板。
“长孙大人,父皇为何不多派一些江淮弩手去?”
长安城头上。
太子李承乾一脸不解地看向长孙无忌。
在他看来,大唐有好几万江淮弩手,好歹也派个几千出去,壮一壮声威。
长孙无忌看着自己这外甥稚嫩的心计,不禁心中有些担心。
他严肃道:“殿下,我大唐声威何须靠人力堆砌?那江淮弩手各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五百人足以应对。”
但李承乾显然没有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他依然固执道:“五百人就能震慑周围小国,五千人是能十倍震慑,岂不更妙哉?”
长孙无忌心中叹了口气。
若非李承乾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贵为大唐太子。
按照长孙无忌的心性,他都懒得废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