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那些往事并不如烟 > 第31章 年1月18日 台北士林局本部(1/5)
    第三十一章

    1963年1月18日上午

    台北士林 “国防部情报局”

    沈岳和谷组长正静静地听着两位测谎专家的分析报告汇报。年纪稍长的专家读着分析报告,声调不高不低,语速不疾不徐,像催眠曲,让一旁年轻点的专家拼命喝茶,强打精神,看得出两人一夜未眠,加班整理出这份报告。

    报告中满是“基准状态”、“呼吸频率”、“峰谷值”、“肌电峰值”、“波形图”、“微表情”等专业术语,让谷组长显得很不耐烦,却不敢发作,只是不停地看着沈岳。

    “说结果吧。”沈岳不耐烦地一挥手。

    “分析的结果,一共分了8个专题和二十四个节点。被测谎人在关键的节点上没有生理异常反应,也就是无法证明说谎。”

    “从肢体语言上分析,总体表现很自信,情绪及下意识动作表现正常,也极少出现掩饰性动作。”

    “在红外线体温测量方面,回答一般性问题时,未见体温升高或异常波动;回答尖锐问题时,有小幅升高,符合……”

    终于沈岳也忍耐不住,摆摆手打断汇报:“行了,你别念了,咱们又不是发表学术论文。我就问你三个问题:第一、他在哪几个问题上撒了谎?第二、他是否知道湘江计划?第三、他是个可以信任的人吗?”

    年纪稍长的专家翻到报告的后几页,指着几张表格说:“副座,您看,他在被问到年少时父亲遇害、与妻子的关系还有侦破我方派遣人员案件这几个激烈问题时呈现出比较高的峰谷值,显示他内心情绪比较激动。”

    谷组长按捺不住插话道:“请你直接回答沈局长的几个问题。”

    那专家略显尴尬:“从记录参数上研判,这个人是可以信赖的,也不知道您所说的湘江计划。”

    沈岳又说:“我再问你另外一个问题,有没有在经受过严格而有针对性的训练后,让记录参数产生变化,从而误导分析研判的可能性?”

    两个专家同时摇了摇头。年纪稍长的专家补充说道:“理论上有可能,但实际上做不到。因为被测试者无法知道我们设计的问题,只能在回答问题的瞬间做出反应,即使他表情镇定,他的其他生理反应还是会如实地被仪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