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劝告让林浅浅的心沉到谷底,白天,她像丢了魂似的,神情恍惚,茶饭不思。原本充满温馨的厨房,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她再也没有心情为自己准备一顿可口的饭菜。
那曾经让她感到无比温暖的书房,此刻也仿佛变成了一座冰冷的牢笼,让她心生恐惧。每一次打开文档,那些读者的批评就像恶魔的诅咒,在她的脑海中不断回响。
她坐在书桌前,双手抱头,痛苦地闭着眼睛,身体微微颤抖,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崩塌。
她开始逃避与外界的接触,不再查看任何关于小说的评论和消息。她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日拉上窗帘,让房间陷入黑暗。
朋友们的关心电话她也不敢接,她害怕听到任何关于小说的讨论,害怕面对那些失望和指责的声音。
她常常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沙发上发呆,眼神空洞,整个人像是失去了生机。
就在她觉得自己快要被黑暗彻底吞噬,几乎要放弃写作,放弃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一个意外的转折出现了。
一位在文学界德高望重、颇具威望的资深评论家,发表了一篇关于《真爱无罪》的长篇评论文章。
在那篇文章中,评论家以其深邃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对林浅浅的作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和赞赏。
“林浅浅的这部《真爱无罪》,以其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内心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兄妹设定并非为了猎奇,而是对人性在特殊情境下的深度探索和挖掘。男女主的感情发展,看似曲折坎坷,实则反映了现实中许多爱情的无奈与坚守。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和思考。”
这篇评论文章如同一道希望的曙光,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那些原本对小说持坚决批评态度的读者,开始重新审视这部作品。
“也许我们之前真的太过于片面和冲动了。”“好像作者真的有她的深意,是我们没有读懂。”这样的声音逐渐在网络上多了起来。
在评论家的有力支持和部分读者态度的逐渐转变下,林浅浅那颗几乎死去的心,终于重新燃起了微弱的希望之火。
她坐在那张熟悉的书桌前,望着窗外明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