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公武的狂放直言,燕行云心中只是觉得有些尴尬,倒没有什么其他情绪。燕行云心中对于这位随自己祖父出生入死,并且在关外勉力支撑十几载的老将是十分崇敬的。他生于藩王之家,母后早亡,父王又宠爱幼弟,虽对他并无苛责,但父子二人的关系并不亲近。
在京城中,大多人都对他这位前途不明的燕王长子敬而远之,只有老相沈熙之会对其规劝诫勉一二,所以当初燕行云在燕京谋划自己遇刺一事,才会将老相算进去,当做自己在燕京中的依靠。
到了辽西之后,这位孤傲倔强,并不将他世子身份看在眼里的老将军反而让燕行云感觉亲近。他毕竟只是一个不满十六岁的少年,这位心直口快,什么都敢说而且本领超绝的老将军,使得燕行云心中产生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孺慕之情。
此刻的燕行云面对老将的出言不逊,心中只有孩童面对师长训诫的尴尬,所以当王远猷开口后,燕行云急忙转身阻止了他。而王公武大概也觉得自己说话有些太过粗放无礼,也是尴尬的清了清嗓子,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于是整座书房就这么沉寂了下去,让本就有些尴尬的气氛更加局促了。
站在一旁的张恪和叶庭圭,在这局促的氛围里也插不上话,只得将目光移开,四处乱看。张恪看着这位老将朴素的书房,心想,老将军这朴素的书房,可真是朴素啊!怎么连盆花都没有,嗯,书也不多。
沉默了一会,还是燕行云想要开口再解释一下,但王公武看燕行云想要张口便抢先说道:“殿下受王命巡抚辽西地方总督提调一切军政事,殿下要做的事,我尽力配合便是,至于那些银钱本就是殿下带来的,殿下做主就是!”
看着自己老父亲偏要好话硬说的样子,王远猷也是颇为无奈。好在此事算是定了下来,之后燕行云又和王公武详细探讨了将在辽西推行新策的诸多事项,一直谈至大半夜才结束,还定下来过几日与大宁知府方之望,以及各州知州共同商量关于兴商肥民屯田等三项事务细则。
祥嘉十五年四月初十,燕行云派叶庭圭回燕京,再过十几天,四月二十三是燕行云的父王燕维疆的四十四岁的寿辰。叶庭圭除了押送燕行云汇同辽西所有官员献给燕维疆的贺礼,还有他在辽西的剿匪捷报以及关于在辽西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