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太子姚曦的车驾在路上晃晃悠悠的走了一个多月,终于到达了燕京城外。燕国这边给了姚曦极大的面子,当今燕王燕维疆亲自领着文武百官到丽正门外迎候,与姚曦共乘车驾自承天门进入王宫。
燕国的如此作为令姚曦和李宗义都感到十分高兴,在来燕国之前,太子一行先去了河东行省的首府太原城。在那里姚曦见了自己的外公,大虞枢密使兼河东行中书丞相杨济。
当时,年已五十有八的杨济对于姚曦外出巡抚一事极为不满,并当着姚曦的面直言陛下糊涂。如同大虞其他大多数武将一样,作为镇守河东,直面蒙古的大虞第一武将,杨济也是希望能够拉拢住燕藩的。
大概是只有这些真正领兵的将领才能明白如今朝廷面临的压力,如果此时不能拉拢住燕藩,那么朝廷想要解决宗藩就更无可能,正因如此,姚曦的巡抚河北就显得尤为冒失。
自姚思登基裂土封王至今,除了几次藩王入朝觐见,朝廷与藩王间的往来,大多都是只派遣礼部三品以下的官员,向上次李宗义以礼部左侍郎一职往燕藩宣旨以属罕见。
之所以如此,还是怕出现官员接待规格上的问题,朝廷若派大员前往藩国,藩国若是接待不周,恐伤了朝廷的颜面,藩国内边过于热情,也显得藩国对朝廷奴颜屈膝。所以双方都默契的派一些低品级的官员来往,这样都有回旋的余地。
但此次姚曦作为太子出巡可就成了麻烦事,按制来说,五大藩王只位居天子之下,那么这些藩王想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姚曦这位储君就全在他们一念之间,毕竟储君终究不是君。
山东齐国那边还好说,本来朝廷定的削藩之策就是要先收拾掉齐王,他若是这次对姚曦不敬,将来更是收拾齐王的借口。归根结底,四大宗藩中威胁最大的还是兵强马壮的秦王,但想收拾秦王,就得先收拾了齐王,稳定朝廷的后方,免得到时候腹背受敌。
齐王虽然贪婪庸弱,只知道横征暴敛搜刮百姓,但想收拾了他,还得需要燕王的配合。在杨济和姚思之前的多方推演中,朝廷一旦想要动齐王,秦王肯定会借机造反,那么河东的驻军就不能动,还要分出去一些回防洛京。南边也要留一些军队防着楚王和吴王作乱。
虽说吴王是当今天子的同胞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