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的时候,听阿爹说今年的气候太反常,往年这个时候早就开始冷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在古代,什么最重要?肯定是口粮,不管天气怎么变化,多囤一些粮食总是好的。
反正空间里时间静止,又不会变质,赵九月来到米铺,米面粮油,那都是一袋袋的往车上扛,而且买完一家又去下一家。
借口都找好了,要办酒席嘛,总得多买点粮食。
等赵九月把县城大办的米铺都跑遍之后,才回到跟有田有地约定的地方。
“三婶,你怎么来这么晚?”有地问他。
“多跑了几家,总得对比一下价格,不然不得买亏了。”赵九月一本正经的解释道。
“那,三婶你买够了吗?”
“没呢,就买了一点。”
赵九月伸手往车上一指,“车厢里就半袋粮食,米面粮油啥的,分量少的可怜。”
“三婶,你怎么花这么长的时间才买这么一点?”有地不解的问道。
“嗯,明天再看看,今天的粮食有点偏贵。”
“咱可是买卖人,可不能让别人把钱给赚了,宁愿多跑几趟,也要买到最便宜的价格。”赵九月继续一本正经。
“好吧!”
有地学到了,别看三婶赚这么多钱,但该花的要花,该省的必须省,这才是生意人的样子。
三人驾着马车在城门口跟杨大柱汇合之后,两辆车一前一后往牛角村里驶去。
“大哥,明天你们就不用等了,可以先回去,我一个人买完粮食之后还要四处逛逛,补充一些调料。”到家之后,赵九月说道。
“哦,行啊,那让有田有地跟着你。”杨大柱答应道。
“不必了,我一个人就行。家里起新房,正是要人的时候,几个半大小子,能出不少力呢。”
毕竟让他们跟着的话,自己用空间屯粮有诸多不便,赵九月可不想空间的事情被别人知道。
“那怎么行?你一个女人多危险。”杨大柱反驳道。
赵九月有些好笑的问道,“大哥,县城有多危险,难道还能比得过大青山?”
杨大柱想想也是,就凭赵九月那一身力气,寻常几个大汉估计都不是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