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利可汗处困境之中,义成公主进言,提议以梁师都之地,换取契丹之领土。梁师都,本汉民也,而契丹地处辽东,对突厥经营更为有利。
于是,颉利可汗遣使至长安,向李世民提出以梁师都之地,易契丹之领土之议。
李世民亦未料到,颉利可汗竟出此一策。
\"诸位爱卿,尔等以为颉利可汗此议若何?\"李世民向群臣询问。
\"陛下,臣以为此议可行。若此,梁师都失突厥之援,我大唐取朔方如探囊取物,且能减少士卒伤亡,节省粮草之耗。\"黄门侍郎王珪进言。
李世民不语。
\"陛下,臣以为此议不妥。我朝方受契丹归顺,若反悔易地,恐天下人哂之。届时,陛下与大唐之威严安在?臣,反对。\"谏议大夫魏征直言反驳。
李世民微微颔首。
\"陛下,契丹乃蛮夷之属,非我汉民。蛮夷之人,性情多变,纵使允突厥之请,又有何妨?愿陛下顾念民力,体恤士卒。臣请陛下准颉利可汗之议。\"王珪再进言。
\"陛下,臣以为不可应允。辽东之地,易守难攻,若颉利据之,我大唐东北边境将无宁日。即便突厥助梁师都,我军剿灭之亦非难事。且今突厥内乱,颉利难以全力相援。请陛下裁断。\"徐世绩进言。
\"吾赞同徐公所言,人无信不立,况乎国家。\"尉迟恭言道。
\"秦琼、张公瑾、侯君集,尔等以为如何?\"李世民向其他武将询问。
\"臣等赞同徐公所言!\"众武将异口同声答道。
颉利可汗之使者,战战兢兢,心知此事不妙。
\"善!尔归去告颉利,契丹与突厥,非出一脉,颉利有何颜面向朕索契丹之地。梁师都,本汉民,乃汉贼也。突厥助此贼顽抗,朕他日必与颉利清算!\"李世民起身,霸气而言。
颉利可汗之使者,狼狈而归,携此消息返回。
\"什么?!李世民竟敢如此!\"颉利可汗闻言大怒,忆及昔日渭水河畔,与李世民立下渭水之盟,未料仅两年光景,李世民竟如此强硬。
既如此,颉利可汗复遣数万大军往助梁师都,欲让李世民深知,拒绝其议之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