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镇国公 > 第46章 西域关税之变(2/3)
,请求减免关税,此乃大事,朕甚为踌躇。卿以为如何?”

    泾阳伯陆通听闻李世民询问之事,心中自有考量。他沉声道:“陛下,西域诸国虽感不便,然关税乃我大唐国库之重要来源,不可轻易动摇。且西域诸国多为小邦,若其不满便降税以抚慰,长此以往,恐有损我大唐威严,亦会助长其骄纵之心。臣以为,应坚守国策。”

    然而,魏征却有不同的见解。他站出身来,面带忧色,对李世民言道:“陛下,陆通之言虽有道理,但臣以为,上国之风范在于包容与大度。

    若因区区关税而致西域诸国心生怨怼,不仅有损我大唐之威名,更难令藩国真心臣服。

    臣建议,可适度调整税率,同时加强与西域诸国的交流与合作,以德服人,方能长久稳固我大唐之边疆。”

    李世民颇为在乎颜面,极欲树立良善之形象,以削减玄武门之变所带来之负面效应。故而李世民更倾向于采纳魏征之意见。

    李世民做出抉择之时,陆通依旧反对。

    陆通言:“尊严存于剑锋之上,大国威名在于唐军之铁骑之下。蛮夷畏威而不怀德,若其不服,那便打到他们服气为止。”

    李世民听罢陆通之言,心中虽有几分赞同,但他深知,若要树立大唐盛世之良象,单凭武力恐非长久之计。

    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陆通所言,朕并非不知。然则,大国之威,不仅在于兵甲之利,更在于德行之广。

    蛮夷虽畏强权,然人心向背,终归于仁义之道。

    若仅凭武力使之屈服,一旦撤去重压,必有反噬之患。

    故朕决定,以德服人,以信立国,如此方能长治久安。”

    陆通闻言,面色微变,但仍不甘心,他拱手道:“陛下圣明,但臣以为,西域诸国多为蛇鼠之辈,非武力不能震慑。若今日降税以示好,明日便可能生出更多非分之想。臣恳请陛下三思。”

    李世民微微一笑,目光如炬,从容答道:“陆通,你之忠心,朕心领矣。然则,治国之道,在于刚柔并济。

    武力固然重要,但若能以德服人,化干戈为玉帛,岂不更佳?

    朕已决意,派遣使臣前往西域,以诚相待,以礼相交,若其仍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