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兄安好,吾本欲赴西域贩货,惜外贸局不许,言是管控之物。唉!\" 商人叹息一声。
\"管控之物?莫非是铁?\" 李世民闻言道。
\"非也非也,自然不是铁。此乃朝廷所禁,吾尚未敢触犯。
乃是泾阳所产之精盐与霜糖,此二物于泾阳颇为紧俏,若非执行限购之策,西域商人恐怕早已将货物一扫而空。\" 商人言道。
\"此外贸局,难道专职管理与其他国贸易之事?\" 李世民询问。
\"然也,尚需征收进出口贸易之税。即是外来者在泾阳售外国之物,需纳税;自泾阳运货至外国,亦需纳税。\" 商人耐心解释。
\"税率几何?\" 李世民询问。
\"此税率视商品而定,有者五成,有者翻倍。\" 商人答道。
\"税率如此之高!尔等岂非亏本?\" 李世民惊异,税率如斯,尚能盈利乎?
\"这……尚可。\" 商人略显尴尬,买卖自是盈利,只是不及往昔。泾阳县之外贸局深谙商业之道,故征税亦颇显果断。
商人与李世民交谈片刻后,遂告辞离去。李世民沉默无言,似在沉思。
\"走,往县衙去。\" 李世民携长孙皇后登马车,径往县衙。
县衙内,马周忙于政务,诸多事务待其批示。若非向陆通学得诸多,马周恐难应对此商业之繁杂。
今之泾阳,商业昌盛,商税为泾阳收入之重要来源。
虽有众多商人不满泾阳之高税,然泾阳官府不为所动,欲在泾阳经营,须遵守泾阳之规矩。
那些商人虽嘴上抱怨,然身体却诚实非常。
\"县令大人,有人求见,自称长安来客,姓李。\" 主簿对马周言道。
马周本欲拒绝,平日商人求见甚多,然闻是长安来者,且姓李,遂命主簿引至会议室。
县衙会议室中,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环视四周。会议室中央置一巨大椭圆形会议桌,四周摆放椅子。墙上题字:\"廉洁奉公,以民为本\"。
此景,令李世民心中甚感欣慰。
片刻之后,马周至会议室。马周见李世民,心中一惊,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