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我再给大家讲个故事,”叶青云继续道。
“相传,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在未出仕前,家乡有叫盛温如的好友,一天两人相遇于巷子内,盛温如手中拿着一个竹篮子,朱熹问他:‘你去哪里’盛温如回答说:‘我要去买点东西。’”
“朱熹是以穷理致知(就是探求根本的意思)、研究学问的人,他听了盛温如的话,很好奇,随即问道:‘你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呢’盛温如反问朱熹:‘你知什么是五行吗’朱熹答:‘我当然知道,不就是金、木、水、火、土吗’
盛温如说:‘不错,你知道了就好办,现在我说给你听听,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中间属土。我的篮子是竹做的,盛火会烧掉,装水会漏光,只能装木和金,更不会盛土,所以只能叫买东西,不说买南北呀。’
“当然,买东西还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汉唐时期各大城市中规模浩大的‘东市’和‘西市’有关,人们购买物品,就得到这两个市场中,时间一长,就成了‘买东西’。
不过盛温和这种对五行的认识,不能讲是五行,只能讲是五材,《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讲的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五种材料,金即铁器,用来砍柴,木,用来做柴,水,用来灌溉,火,用来取暖,土,用来做墙等。”
“中医所提及的五行理论,乃是一种充满智慧且独具特色的取类比象之法。那么什么是取类比象呢?”
“取类比象是一种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类比推理 的思维方式。它通过比较不同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共同特征,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存在相似性或类同。”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五行学说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中,对于五行各自特性有着清晰而精妙的描述。”
“儒家经典《尚书·洪范》文中:金曰从革、木曰曲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那究竟是什么意思,又代表哪些信息呢?同学们听我慢慢说。”
“首先,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变革、肃杀的特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