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很多妾,有像二姨娘那样有权力的,有像三姨娘那样有钱的,也有像四姨娘、五姨娘那样样貌出众的,可是无论哪一个都是父亲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权衡利弊才做的选择,他们是你为自己争名夺利路上的垫脚石,只能与您共富贵,而母亲才是那个在你穷困潦倒,刻苦学习,求取功名路上能陪你一起吃苦的人。”
上官礼把上官博宇说的话认认真真的听了进去。他开始自我反思,自己这些年有了名,有了利,纳了几房美妾,是不是忽略了结发妻子。他觉得儿子说的是对的,这些女人都是对他有所图才会嫁给他,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父亲,儿子想继续去上学,求取功名,一定为上官家光宗耀祖。”
上官博宇知道他父亲喜欢听什么,什么话最能调动他的希望。
光宗耀祖,让上官家在朝堂扎根就是上官礼的希望,这样他对上官家的列祖列宗也有所交代了。
“博宇,你放心,父亲一定会让你继续上学,直到考取功名。”
上官博宇听他父亲的保证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还有一半就是子嗣问题。
“父亲,您也知道儿子子嗣艰难,这可怎么办?”
提到这个,上官礼又有点恼火。可是看到上官博宇那一脸委屈、可怜的表情又不好埋怨他什么,他也是从那个精力旺盛的年龄过来的。
上官礼还反过来安慰上官博宇,“没事儿,这事情我已经在让人寻访名医了,一定可以治好。
其实上官礼压根都没开始找名医,现在这样说只是为了让上官博宇吃个定心丸。
“真的吗,父亲?我就知道父亲不会放任儿子不管。父亲放心,这次治好了,儿子一定洁身自好,把所有心思都用在考取功名上,一定为上官家争光。”
这几句话说的是相当漂亮,说的激扬澎湃,让上官礼有一种他儿子已经考取了功名和他一起上朝为官的错觉。
这一大早两个人相谈甚欢,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上管礼有些累了,上官博宇扶着他在院子的凉亭里坐着。
突然隔壁院子里传来一阵阵尖利的叫声,这个叫声在还没完全“苏醒”的府里显得格外响亮、刺耳。
隔壁的院子是大夫人和上官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