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 第51章 佛教(3/9)
直接传递消息的一件东西,不必辅以任何其它言语。也就是说,遇到最紧要的消息,鸠罗耶识只要将一张袈裟交付出去,对方就能立刻明白其含义。

    他问:“既然梵文有五十一言,为何玄奘却说是四十七言?”

    浮迦潘没做过梵文翻译,不过经这一提醒,他使劲一拍大腿:“我想起一本书!‘雪山下王’为了让寺内汉僧学习梵文,曾经专门找来一本《字体根裁声明论》。这本书是玄奘帮助中原人学习梵文的教本,其中的确将梵文确定为四十七言,大约书写、翻译的时候,只需要这四十七言。我抄过这本书,还记得它将梵文子音称为体文,共三十五个;将母音称为摩多,共十二个。”

    再仔细看那袈裟,每格四周缝线的针数的奇偶之数,似乎正是代表了体文和摩多。

    可是,这又是如何对应的呢?

    “《字体根裁声明论》中的确有四十七言顺序,不过我记不得具体排列,只能去玄觉寺将书找来查看。”

    裴行俭摇了摇头:“‘雪山下王’绝不会用汉人学习的排序法。”

    他又朝袈裟上一百余个彩色格子瞧了一会儿,觉得这件东西设计如此精致,其中一定还藏了别的玄机。“雪山下王”恐怕是以一句极其有名的教理、或者什么特别的话,为四十七言定顺序。若这想法没错,这便是最大的问题,也是这幅袈裟最难以拆解的地方。

    要一个一个试,十年也试不完,只能靠推论与猜测。

    裴行俭望着袈裟,又问:“鸠罗耶识最精研的是哪派的教理?”

    “是大乘佛教中观派,其中最有名的是龙树与提婆。”

    龙树乃是佛教“八宗之祖”,曾于大雪山中向老比丘求教,他的大名连裴行俭都知道。裴行俭以为‘雪山下王’最推崇的是龙树的学说,谁知浮迦潘说:“鸠罗耶识最景仰的是提婆。”

    “这是为何?”

    “提婆又称圣提婆,是锡兰国王子,舍弃王位出家,成为龙树弟子。他破斥外道与小乘,因为破邪太过激烈,导致外道弟子怨恨而被杀。”

    裴行俭一听这话,也觉得眼前一亮,鸠罗耶识以提婆身世自喻,实在是非常合适的。

    可是浮迦潘说:“提婆最重要的着作是《百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