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娇仔细一瞧,那蒸笼里的却不全是白面的馒头,更多是掺和了杂粮面做出来的,一眼望去,五花八门,竟什么颜色都有,瞧着也怪喜庆的。
桃香是个心灵手巧的丫头,还把那些个馒头糕饼做成了各种活灵活现的样子,什么小猪、兔子、小狗之类的,倒也有趣。
一时间,盛娇心头暖暖的,转身帮忙拿了食笼过来。
见她要忙活,桃香忙道:“娘子,你就别跟着添乱了,赶紧的准备用饭吧。”
盛娇对自己做事的能力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偏桃香不依。
已经长成人的丫头板着脸,一把从盛娇手里接过食笼:“快些个去吧!外头有的是事儿让娘子操心呢。”
闻言,她无奈苦笑,只好依了。
用罢了早饭,一行人提着大的小的食笼,足有七八个,一道搬上了马车。
因是去瞧那些孩子们,这一回,三个水丫头也跟着一道去了。
路上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盛娇虽不开口,但瞧着她们满面欢喜,犹如出门放风的小鸟一般,她眉眼间也带了几分愉悦。
很快,马车停在了孩子们所居住的梧桐小园。
门口,那块沈正业所书的牌匾已经被拆下,不知丢到何处去了。
一个半大的男孩子等在台阶下,见桃香她们来了,忙欢喜地上前招呼,那满脸喜悦的模样,深深感染了她们几个。
“你怎么自个儿出来了?其他人呢?”
“大家晓得娘子来瞧咱们,一个个高兴得跟什么似的,今日书院的先生休息,咱们也跟着告了假呢。”
这半大的男孩子名叫高同修。
算是这些孩子中年纪最大的那一批了。
瞧着约莫十四五岁的模样。
盛娇记得他。
三年多前,是这个孩子当街跪求,打算卖了自己,安葬父母。
那时候的他瘦弱不堪,说是十二三岁,其实瞧着顶多八九岁的模样,面黄肌瘦,浑身只剩下一把骨头,倒显得那双眼睛突兀至极,大得吓人。
与如今的他比起来,简直判若两人。
“同修。”盛娇招呼他,“过来帮忙把这些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