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 > 第8章 李宏继的托付(1/4)
    官田乡,这个坐落于安江县最东隅的偏远之地,与邻市余阳市的横山县紧紧相邻,仿佛被世人遗忘的角落。

    这里,往往不为外人所瞩目,交通闭塞,仿佛一道天然的屏障,将繁华与喧嚣隔绝在外。

    在这片被忽视的土地上,官田乡管辖着三万多人口,下辖十一个行政村。

    然而,这里的人均年收入却不足百元,与整个信英市人均年收入九百余元的水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即便是与安江县的五百多元相比,也仅为其五分之一。

    这冰冷的数字,无疑是对官田贫困现状最为直观的写照,其贫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官田乡距离安江县城不过短短三十多公里,但那条蜿蜒曲折、坑洼不平的道路,却仿佛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将官田与县城紧紧相隔。

    车辆在这条路上颠簸前行,每一次震动都似乎在诉说着这里的艰辛与不易。

    李达康坐在车内,眉头微蹙,望着窗外那条坎坷不平的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

    难怪官田如此贫困,看看这条路就知道了,要想改变这里的面貌,修路,势在必行。

    这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

    “每次走这条路,我都感觉自己像是被人在摇篮里摇晃一样”。

    黄立新在一旁打趣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与习惯。

    这条路不仅是一条物理上的阻隔,更是官田乡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达康同志,我看过你的档案,你是水木大学经济学的高材生,对于如何将官田的经济搞上去,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黄立新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正题。

    李达康闻言,目光坚定地说道:“只要县里能支持我们把这条路修好,我就有信心带领官田人民走出贫困,走向富裕”。

    黄立新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县里的财政也不宽裕啊,修这条路起码要几百万,恐怕……”。

    他深知,修路绝非易事,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而县里的财政状况并不乐观。

    然而,他也明白,如果这条路能够修通,对于官田乡的经济发展来说,无疑将是一次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