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分后也差不多是这个数。
如果成绩只是刚好b,那大概就六七十多的水平。
现在的话,大多数人都是争取考a,要是连个b都考不到,那完全就是给别人当分母而已,按元楚歌的话来说,考了c和d,这些人再多,如果来个几十万,高考人数也就听着唬人,实际反而把考高分的难度给降低了。
选考的科目三门,是按照排名的百分比来作得分。所以可以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况,那么就好理解了,人数多,并不一定说明一个地方高考就难了,甚至对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是好事了。
如果在原先的基础上,历史这门科目突然多了四十多万考生,都要是只有五六十分的卷面分。反而对其他人来说,是好事。
具体的数字来形容的话。假如学生a的历史,在65~70分的程度,这个分数的排名下,排在总人数的55%,成绩并不算好。
但如果突然多了这么多低分的来报考,自己的排名直接干到了前14%,这科目的分数也高了。(15万原先的报考人数,再虚空加上45万,排名在八万二的考生,就这样,超过了86%的人)。
现实情况肯定不是这样,但道理大概就是这么个道理,成绩不行,反而让其他考生压力更小了。有点类似的情况就是,没有赋分前,要是某一门科目难度很高的话,最后学校的录取分数,也是根据排名来降低分数线的。
之前其他地方没有赋分的时候,都还觉得浙江选考白送四十分,但其他地区也参与后,也有人说出了同样的话——赋分不是送分。
带了笔就能考到的分数,如果不擅长会去报考这门吗。况且,说不好听的话就是,不管你赋分不赋分,考个四十多,真的没必要说“不公平”了,这点分数没大学可以上的。
不过,沈明想是这么想,但现在都没什么心思听了,他都感觉没法高考了。
“可以了沈明,高考加油。”
嗯?
元楚歌这话,沈明听的有些疑惑,我就算数学考了这个分数,可我其他科目也没及格,怎么就说上高考了?地理,化学,生物,还有三门是不及格的啊。
苏南笙听到元老师说的话后,也是奇怪,学校里,他们这一届并没有参加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