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 第6章 鸟上晴天,鱼入大海(2/4)
”。

    只要考上了,便是“庶吉士”,进入翰林院进修、实习三年。

    毕业后吏部直接安排官职,进士带着吏部颁发的官凭直接上任,不必经过地方督抚。

    这种途径又被称为“老虎班”。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姜齐的这一届进士们即使通过了考核,也需要等待官职空缺才能正式上任。

    宋朝此时的官缺数量有限,而进士人数众多,整整六百八十五人!

    吏部的官员们这时候恨不得跑到礼部,揪着那个奏名的人,左右开弓来他六百多大嘴巴子,让他也体会下这个数字的分量!

    “头疼啊!”吏部尚书管师仁挠着额头,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名单,“都说说看,怎么处理?”

    “这……”下面的吏部官员一个个左顾右盼,毕竟谁也没碰见过这种事情。

    “不如全部都发下去做个佐贰官?”

    “最小的佐贰官也是八品官,不合规矩。”

    “从九品的也不是不行啊。”其中一人掰着手指头说道,“像是高班,黄门内品,承节郎,承信郎,迪功郎、县尉,城砦主簿,马监主簿、文学,助教,翰林医学……”

    “来来来,把这个不知事的叉出去!”吏部尚书管师仁一指那人,怒骂道,“其他就不说了,这黄门内品是怎么回事?那是阉人宦官!你让进士去净身入宫不成!成事不足!”

    管师仁深吸了几口气,缓了缓精神,“把名单都拿回去看看,过几天给本官一个名录,记得一定要安排妥当,稳妥!不要让同僚们找茬!”

    能在吏部当值的,哪个不是七窍玲珑心,自然知道该怎么去做。

    管师仁看着名单上第五百名的“姜齐”二字,沉吟片刻,“把这人卷子取来,本官看看。”

    片刻,就有小吏从礼部取出了姜齐试卷的存档,管师仁大体看了一番,笑道:“果然是书生之见!虽有朝气,却也透着一股迂腐气!只能说中规中矩,得个五百名虽是偏低了些,也算是中肯了。”

    又看了几遍,管师仁才叹了口气,“科举是看文章,可当官不是只凭文章,更不是凭借风骨,而是靠人情!”

    说完,随手写了一个便签,封好之后,唤来一个门外的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