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他,你爹爹也是,竟然还给对门的送文房四宝,定是被那个外室迷昏了头。”
若不是她一时回不去京城,岂容得他们逍遥。
姜子衿见她娘这样臊眉耷眼的,实在晦气,便安慰道:“阿娘,别气了,弟弟一定会中榜的……”
“你怎么这么笃定?”齐采薇不解地看着女儿。
姜子衿把她娘拉进去,见四下无人,这才开口,“阿娘,您这几日病这,我就没打扰您。前些日子外祖母来信了,外祖父已经同前来主考的方学政嘱咐过……让他将弟弟的卷子同姜子宴的调换……”
“什么?”齐采薇惊得下巴都快要掉了。
爹爹是疯了吗!
让那两兄弟落榜就成了,怎的还要调换佩儿的卷子?
“你弟弟若是知道,定是不肯的,而且你外祖父怎么就知道,姜子宴一定比佩儿考的好,他就那么瞧不上自己的亲外孙吗?”
佩儿自视甚高,一向都十分鄙视这些手段。
知道了可不得了。
姜子衿揪了揪她娘的袖子,示意小声些,她压低了声音,“阿娘,都这个时候,您就别犯浑了,弟弟几斤几两您心里难道没数吗?”
齐采薇哑然。
教过佩儿的先生就没一个夸他的。
反倒是姜子宴兄弟竟成了崔太傅的门生,凭什么啊?
她佩儿差在哪了?
“可万一佩儿知道,恐怕又得闹……”
“闹什么闹,到时候功名在身,他感谢我们还来不及呢,况且你我不说,他又怎么会知道。”姜子衿默默在心里盘算。
姜子宴的学识,就连崔太傅都是认可的,将来必定能拔得头筹。
若是一直将他的卷子换给弟弟,那他身上所有的荣耀也都将是弟弟的。
于她也有好处。
只是弟弟的功课也不能落下,不说多出色,至少不能落榜,否则容易惹人怀疑。
齐采薇心里七上八下的,“衿儿,你说那方学政靠谱吗,到底能不能成?”
“自然,方学政是外祖父的门生,定然是唯外祖父马首是瞻。”不会出什么纰漏的。
外祖父任吏部尚书多年,门生遍布天下,这点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