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给我的?不是给陛下的?”
“是。”李雪贞点头,她还劝过沈玉铮,太上皇和太后娘娘很少插手朝堂上的事,有奏折当直接呈给陛下,哪能呈给太后呢。
但沈玉铮坚持,李雪贞也没办法。
温迎接过奏折,朝陈最看了一眼。陈最往她身边靠了靠,很明显对她手里的奏折感兴趣。
温迎笑着将奏折打开了,两人看着看着,忽然陈最着急将奏折拿了过去,又重头开始看了。
温迎看向李雪贞:“沈玉铮有说什么吗?”
李雪贞摇头:“她只说太后娘娘看了,便会明白。”
温迎看到这份奏折,是立马明白沈玉铮想干什么了。
她又想跟她做一笔交易。
奏折上写的是沈玉铮对江南经济发展的布局,在除去先前垄断的奸商后,江南经济必会迎来新的发展。
但怎么发展,发展什么,还是直接按照原先的来发展,这都是问题。
以沈玉铮在奏折上所写,江南鱼米之乡乃经济重地,若是能放开几项对商贾的禁令,官方鼓励百姓发展小商品经济,必将给国库带来多几倍的税银。
温迎叹道:“人人都觉商贾地位低下,倒是只有她觉得放开商业管制,才能让我大燕更加繁荣。”
关键上面一条条改革措施,都是有针对的面向江南之地。
若不是深入调查过江南各地的情况,沈玉铮不会这么清楚。
温迎又问:“你们在江南这半年,除了查案,沈玉铮还做了什么?”
李雪贞道:“她经常带着一两个侍卫,不是去街头巷尾,就是在乡间阡陌上,微臣也不知道她在做什么。”
温迎的视线和陈最对上,能做什么还看不出来吗?
沈玉铮做的都在这封奏折上了。
温迎问道:“哥哥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陈最道:“如她所愿。”这交易他们做了。
不过就算没有这份奏折,他也是准备保下沈玉铮的。这么合他脾性的一个人,要是没了岂不是可惜。
陈最吩咐:“把这封奏折送到崇德殿去,让那小子看看。别整天用一些道貌岸然的人,连个像样的实事都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