辖的青云镇当镇长了,做为一个镇的行政长官,我觉得我在经济学方面是存在短板的,所以我觉得我博士阶段应该攻读一下经济学,校长您认为呢?”
李国华闻言顿时就是眼睛一亮:
好家伙,二十四岁的正科实职干部?就算放在全国范围,这都算得上是相当炸裂的存在了,陈汪洋这小子看来果然很受那位叶家大少的器重,自己这一步应该是走对了!
想到这里,李国华的笑容愈发的亲切:
“经济工作是我国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个人很认同汪洋同学你的这个想法,但是咱们学校的经济学专业在全国高校中的排名不高,你确定不考虑报考其他学校的博士了?”
李国华之所以问出这个问题,其实也算是他对陈汪洋的最后一次考验和试探:
他想知道,自己这个以前并不被自己里面的学生到底是不是一个懂得感恩和不忘本的人。
虽然现如今很多人都把“良禽择木而栖”当成官场和职场的至理名言,李国华都有些见怪不怪了,但是他却从骨子里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也是这种人。
做为一个拥有四十岁灵魂的老官场人,陈汪洋的回答自然不会让李国华失望:
“校长,学生认为,那些所谓的专业排名都是虚的,咱们学校的经济专业其实一点都不弱,尤其是咱们经济学院的霍一儒霍老,那可是国内最顶级的经济学家之一,如果能跟着他老人家学习,我想学生以后一定不比那些华清和京大出来的人差!”
说到这里,陈汪洋加重了语气,诚恳无比地继续说道:
“再说了,我可是咱们秦省政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又怎么会舍近求远地去报考其他学校呢?”
陈汪洋的回答让李国华顿时老怀大慰:
“哈哈哈,汪洋同学的这番话真是深得我心,说的太好了!既然你对霍老如此推崇,那我就满足你这个愿望!”
说着,李国华便拿起了自己的手机,给秦省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的老院长霍一儒打了过去:
“喂?霍老您好,我是李国华!我这里有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想推荐给您啊!”
一旁的陈汪洋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
我的天,李校长居然亲自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