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221 年,华夏大地的纷争在漫长岁月的淘洗下即将尘埃落定。秦军的黑色浪潮,裹挟着百战之威,自西向东滚滚推进,所过之处,诸国的旗帜纷纷倒下,如今,这灭顶之灾降临到了齐国的头上。
临淄城外,秦军的营帐连绵数里,仿若一片钢铁铸就的森林,在日光下闪烁着冷硬的光泽。军旗猎猎,上面绣着的“秦”字随风舞动,仿佛是宣告胜利的招魂幡。秦军将士们甲胄齐整,戈矛如林,沉默而肃杀地伫立着,只等一声令下,便要将这座齐国都城踏于足下。
临淄城中,齐王宫内早已乱作一团。齐王建,这位在太平幻梦中沉溺多年的君王,此刻面色惨白如纸,瘫坐在王座之上,双手颤抖地扶着扶手,眼神空洞而绝望。往昔那巍峨的宫殿、精美的雕梁画栋,此刻在他眼中都成了虚幻的泡影,随时可能破碎。
朝堂之上,大臣们面面相觑,平日里的阿谀奉承、高谈阔论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惶恐与无措。主张投降的大臣们,此刻纷纷出列,为首的是后胜。他身着华丽朝服,却难掩眉眼间的谄媚与心虚,上前一步,低声道:“王上,秦军势大,我齐国如今已无招架之力。且多年来,秦齐交好,若主动投降,或可保我君臣性命,不失富贵。”他的声音虽轻,却如重锤敲在众人心上,朝堂内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有几人暗暗点头,似是赞同这怯懦之见。
“住口!”一声怒吼打破了短暂的嘈杂,老将田光挺身而出,他虽须发皆白,却身姿挺拔,目光炯炯地直视齐王建,“王上,齐国自太公封疆以来,历经数百年,岂有不战而降之理!秦军虽强,我等尚有临淄城高墙厚,粮草、兵卒亦可募集,只要坚守,以待时日,未必不能寻得转机。”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引得一些年轻将领和热血之士纷纷响应,一时间,朝堂内分为两派,争吵不休。
齐王建望着眼前乱象,心中一片迷茫。他想起往昔齐国的繁华昌盛,稷下学宫诸子争鸣,商业繁荣,百姓富足,那时的他,以为齐国的太平盛世会永远延续。却未曾料到,因着他的短视、懈怠,对秦国的野心浑然不觉,未曾整军备战,任由国内奢靡之风盛行,到如今,国势衰微至此。
城外,秦军统帅王贲见临淄城内迟迟未有动静,冷笑一声,下达了攻城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