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220 年,咸阳宫的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秦始皇嬴政高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朕欲修建驰道,以利交通,加强对各地之掌控。众卿以为如何?”秦始皇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
丞相李斯出列,拱手道:“陛下圣明,修建驰道乃千秋之业。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通往各地之道路,可使政令畅通,物资运输便捷,于国大有益处。”
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秦始皇微微颔首,说道:“既如此,此事当速速筹备。”然而,就在这时,御史大夫冯劫站了出来。“陛下,臣虽知驰道益处颇多,但当下人力物力皆有限。若大兴土木,恐民力不堪重负,还望陛下三思。”秦始皇听闻此言,眉头微皱。
李斯见状,急忙反驳:“陛下,此乃长远之计,些许代价在所难免。如今大秦初定,正需强化统治根基,驰道建成后,收益远超付出。”
秦始皇沉思片刻后开口:“冯卿所虑亦不无道理。然朕意已决,驰道之事不可废。但朕亦不会罔顾民生,工程所需人力,可分批征调,农忙时节不得强征;物资方面,除官府调度之外,许民间商贾参与供给,官府给予相应报酬。”群臣闻听,皆拜服于地,高呼陛下圣明。于是,驰道建设工程在秦始皇的决策下有条不紊地筹备起来,一场影响秦国未来格局的浩大工程即将拉开帷幕。
于是,一场浩大的修建驰道工程就此随着工程的开展,难题也接踵而至。各地地形复杂多变,有的地段要开山劈石,有的则要搭桥渡河。负责工程的官员将这些困难上报朝廷。
秦始皇再次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将军蒙恬进谏:“陛下,军中将士大多强壮有力,可派遣部分士兵协助开凿山石路段。”秦始皇认可地点头。而对于搭桥渡河之处,工匠出身的少府章邯提出打造铁索桥的大胆想法,并保证研究出新的冶铁技术确保铁索坚韧耐用。
与此同时,民间商贾积极响应物资供应。其中有一赵姓富商,家中经营木材生意,主动献上大批优质木材。秦始皇大悦,赏赐其金银并予嘉奖令,激励更多商贾踊跃参与。
在人力调配、技术创新和物资充足的保障下,驰道工程进展顺利。几年间,数条宽阔平坦的驰道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