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秦始皇荡平六国 > 第125章 严苛的律法(8/8)
员面无表情地宣读着判决。小偷被判入狱十年,他的家人在一旁哭泣着,但却无能为力。

    这个社会的秩序看似稳定,但实际上却是建立在人们的恐惧和痛苦之上。人们生活在律法的阴影下,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触犯律法。

    在朝堂上,一些有良知的大臣试图劝谏秦始皇。

    “陛下,律法过于严苛,恐生民怨。”一位大臣鼓起勇气说道。秦始皇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位大臣,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他冷冷地说道:“朕的律法乃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何来严苛之说?”

    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出声。秦始皇扫视了一下众人,继续说道:“朕的天下,需要铁腕治理。只有严格的律法,才能让百姓遵纪守法,不敢有丝毫懈怠。”

    那位大臣再次说道:“陛下,律法虽严,但也应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如今百姓生活困苦,若再施以重法,恐生民变。”

    秦始皇皱了皱眉头,语气更加严厉:“朕的律法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岂能因一时之困而动摇?若有谁敢违抗律法,朕绝不姑息!”

    大臣们都知道秦始皇的脾气,此时再也没有人敢说话。秦始皇看了看众人,满意地说道:“好了,此事就此作罢。朕希望你们都能明白,朕的决策是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你们只需尽心辅佐朕即可。”说完,秦始皇站起身来,转身离去,留下大臣们在朝堂上默默无语。

    秦始皇怒目而视:“朕之律法,乃是为了维护大秦的统治,谁敢质疑?”

    大臣们只能噤声,不再敢言。

    在民间,人们对律法的恐惧逐渐转化为对朝廷的不满。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百姓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却又不敢大声。

    一位学者在自己的书房中,忧心忡忡地写下对律法的批判。

    “如此严苛之法,必将导致民不聊生,国之根基动摇。”

    但他的言论一旦被发现,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在这样的律法统治下,秦朝的社会表面平静,实则暗潮涌动。百姓们的痛苦和不满在不断积累,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