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旁的常明清适时开口,带了几分试探之意问道。
“既然秦公子有幸拜入先生门下,不知先生可愿透露一二身世?毕竟,秦公子初次得见,怕是并不知晓您的来历罢?”
李太傅闻言,略微沉吟,随即悠然一笑,目光与常明清交汇,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今日,老夫只是一闲散老人,何须以名衔压人?真才者,当凭真本事行天下。”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秦贺。
“贤徒,你可愿如常行路,不倚身份,只凭学问与志气扶摇直上?”
秦贺微愣,随即恍然,心生敬意,双手再度作揖道。
“学生愿听老师教诲,以真才实学立足,自当不辱师门声名。”
“好一个不辱师门!”
李太傅哈哈一笑,目光罕见地带着几分豪情。
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学子挤出人群,施施然走上前。他迟疑地看着李太傅,眼眸中隐含惊讶,最终拱手说道。
“敢问这位老先生,莫不是当朝鼎鼎有名的李太傅?”
李太傅抬眼打量谷铭一番,淡然作答。
“朝中之事已是过往。老朽今日只是一介学究,赏诗悟文,谈何太傅之名?”
那学子闻言略显局促,随即谦声道。
“太傅谦逊。但后学多年仰慕您的大才,今日得见,当真三生幸会。后学虽才疏学浅,但天性好学,愿立下苦修之誓,只求太傅不弃,收我为徒!”
李太傅眉心微动,目光如清风扫过那学子一身,深邃难测的神情毫无波澜。
他缓缓抬手,示意学子起身,语态平和却透着几分意味深长。
“年少人好学是好事,但世间学问千般,不必拘泥于拜师一途。老夫观你心志尚浅,尚未参透书外之道,若强行入门,未免有悖本心。”
那学子闻言大急,连连摆手道。
“太傅明察!在下虽不才,却愿以一腔热忱追随先生左右,日夜精勤学问,绝无丝毫懈怠之心。学生自问各方面不逊于旁人,您肯收一商人为徒,为何竟不肯收在下呢?!”
此言一出,周围气氛顿时一滞。
围观的士子纷纷屏息,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