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事。
鸠摩智也适时的问道:“王施主为何发笑?难道小僧说的不对?”
“呵呵,对,也不对。”
王庭笑容嘲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个名号的确适合慕容氏,但他们是成也名号,败也名号。特别体现在慕容复身上。”
众人闻言,更好奇了。
就连正在战斗的慕容复,也是忍不住竖起耳朵。
他也想听听王庭这个半神对自己的评价。
王庭迎着鸠摩智的疑惑,解释道:“大师,一个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时间就更有限了,除非真的悟性逆天,否则学那么多东西并不见得是好事。慕容复很聪明,悟性也不错,能掌握那么多武学也的确厉害,但想要将这些武学精通,甚至是大成,却是极难。
大师与他交手不下一次,难道不觉得他名不副实吗?
如果他真的惊才绝艳,为何如今还卡在宗师境上不去,只能依赖斗转星移才能勉强与大宗师过招?”
鸠摩智一愣,然后恍然:“王施主得意思是,学得太多,耽误了他!”
“对咯!”
王庭点赞,“古时的大贤们为何只在某个方面达成最高成就,难道他们的资质不行,不能学更多的东西吗?不是,是因为他们精力有限,时间更有限,其他东西了解一番即可,最多的精力还是要耗费在最主要的事情上,才能最终做出成绩。
而慕容复,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名号拖累,不得不学习更多的武学来保住名号,实际上他的悟性不够,导致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在上面,所以修为才高不成低不就。
此外,他为了复兴大燕,不得不耗费许多时间在江湖上交际。
最适合修炼、最适合精进的年纪,却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无用的事情上,如今混成这个样子也很正常。如果他不管什么名号,只专修几门绝学,如今怕是早已经达到大宗师了,哪里还可能如此狼狈?”
慕容复闻言,差点一个踉跄摔倒。
他恍惚间想起自己在小时候,特别是在父亲去世后,娘亲一直逼迫他学习各种武学,学不好就狠狠惩罚,所以他才拼了命的学。
现在仔细想想,如果他在那个黄金时段,专心用来打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