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免有些寂寞。
看见他们两口子来了,太后才有点回过神。
“不必多礼了,你们都坐罢。”
这宫里一年一年的就是这么几个人,连个水花都没有,让人寂寞的从心里长毛。
看着太后提不起来精神,皇后斟酌着说道:“这宫里有些冷清,挑几个伶俐的人来服侍母后可好?”
太后摆摆手:“不必了,年纪大了,也喜欢清静。”她老人家这话说的多少有些口不对心。
太后话音一顿又道:“阿英最近好了许多,偶尔也过来陪哀家聊聊天,待过些时日她好了,也就罢了。”
帝后二人互相望了一眼,一时都有些沉默。
这就是他们没有告诉太后的真实原因。
若细论起来,李嬷嬷陪伴太后的时间是最长的,几十年来形影不离,这真的不是换一个人陪伴的事。
太后见两人有些沉默,不由得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皇帝摇了摇头,强打起精神问道:“昨日,太子妃送来的东西,母后可看了?”
提起这个太后有了些精神头,她乐呵呵的说道:“看了看了,还有一个菜单子,做那个红薯的,哀家大早就吩咐下去了,让他们照着样做。还有那个果子酒,一会儿咱们也尝尝,哀家还让人炖了那个粉条,咱们都吃吃看。”
果然到了午膳的时候,众人便见到了一大桌子的饭菜。
一个小太监在旁边一一的解说着:“这一道菜是拔丝红薯,外头挂的是糖浆十分酥脆,里头绵软可口。
这一道菜是烤红薯,最是软糯香甜的。
这一碗是红薯粥,一会子各位主子尝尝。
这一碗炖粉条,老汤是特制的,十分入味。”
太后双眼亮晶晶的看着一桌子的菜,她挥手打断了小太监的话,“把那个拔丝红薯,给哀家来一块儿。”
这可是孙子跟孙媳妇的孝心,老人家迫不及待的想尝尝。
皇帝和皇后也有些听得不耐烦了,将所有的下人都挥退了出去,一家三口打算安安静静的吃饭。
东西是儿子儿媳妇送来的,虽然遗憾不能一起享用,但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团圆。
皇帝先倒了一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