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小警察开始的仕途路 > 第84章 忽悠郭义(1/4)
    临近年关,金明官场上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开始了所谓的送礼活动。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非法营运的采石场老板,这两天必须去给辖区派出所送礼,不然这个石场绝对开不下去。

    官员之间也是一样的道理,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即跑即送,来年提拔。

    张玉珩上辈子的一位领导对人事提拔进行了总结。

    一是个人素质要过硬,要是给你一个职位,你干不了,即使提拔了,也容易出事,这个个人素质是必须要具备的。

    二是关键时刻要有高人指点,即每次动人事或者在官场上个人的伸展,需要有人在背后给你出谋划策,一步踏不对,可能耽误一辈子。

    三是背后要有“大人”,这个也是一切的前提,没有那就别想提拔任用了,那都是空想。

    虽说这话有些绝对了,但确绝对能代表大多数的情况。

    进入腊月初十之后,纪委的办公室也是人满为患,都是来给张玉珩拜年的,得益于他前段时间的吃空饷专项行动,各个部门、乡镇书记、镇长都来了。

    上辈子张玉珩就是一个小科员,多年来只给当时分管的副局长送过一箱蔬菜,人家还没收,之后就再没有为谁送过礼。给胡丰年当秘书时,送礼也基本上都是一些特产,未涉及到金钱。

    因此对于送礼这种事情还真不习惯,也不想习惯。

    “张书记,教育局马天来局长要给您提前拜个早年,您看见不见?”刘智询问道。

    张玉珩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当下问刘智道:“以前是如何办理的,咱们金明送礼有什么讲究。”

    刘智解释道:“张书记,过年送礼有条潜规则,乡镇书记镇长、部门一把手、咱们纪委班子成员给您拜年是一万元,纪委科室主任、纪工委书记是五千元,副科级干部是三千元,普通干部是二千元,其他单位的副职和干部是没资格给您拜年的。”

    张玉珩有些惊讶,心里默算了一下,十一个镇街22人,县区部门一把手需要给自己拜年的最起码也得有七八十个,在加上纪委内部,一年仅过年收礼最起码都有一百几十万。

    张玉珩对金明这种政治生态有些担忧,这样下去迟早要出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