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朝末年,赵郡邯郸县有个名叫睦仁茜的书生。自幼,儒家“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观念便在他心中扎根,他对鬼神之说向来嗤之以鼻。然而,彼时道教、佛教盛行,鬼神之事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
年轻人的好奇心作祟,睦仁茜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要验证这世间到底有无鬼神。于是,一旦听闻有人见过鬼神,他便不辞辛劳地前去拜访,虚心学习碰见鬼神的方法。寒来暑往,十多年的时光匆匆流逝,他却一无所获,连鬼神的影子都没瞧见。
睦仁茜在县城谋得了一份差事,常常往返于县城与老家之间。在那条熟悉的路上,他总能看到一个官员。那官员身着威风而考究的衣帽,骑着一匹矫健的骏马,身后还跟着几十个随从,派头十足。十年间,这样的偶遇多达几十次。
直到有一天,那官员忽然停下马来,朝着睦仁茜喊道:“我屡次见你,不如咱俩结交一番。”睦仁茜虽感诧异,但还是当即恭敬地朝他揖拜,问道:“阁下是何方人士?”
官员不禁笑道:“你寻觅鬼神十多年,其实鬼神就在你身边。我便是鬼,姓成名景,本是弘农县人,西晋时曾任别驾,如今是临湖国的长史。”
睦仁茜大吃一惊,忙问:“鬼也有国家?在何处?国君又是谁?”
成景耐心解答:“黄河以北,统称临湖国,国都建于楼烦县西北的沙漠地带。国君是已故的赵武灵王,不过,赵武灵王还得受泰山府君管辖。每月,我们都要派一名官员前往泰山朝觐。我便是被派去朝见泰山府君的。此前因你是阳间之人,多次与你相遇,没想到你竟能看见我这个鬼国大臣,倒也是有缘!”
睦仁茜又惊又喜,自己苦苦寻觅多年的鬼神,竟近在咫尺。
成景接着说道:“既然有缘,又见你能看见鬼神,便送你一场造化。此后,你能预知祸福、趋吉避凶,只是生死与大祸大福早已注定,无法更改。”说罢,他唤来从骑常掌事,让其跟随睦仁茜,并叮嘱常掌事,若有难题,可回来找他。
从此,常掌事如同隐形的侍从,一直跟在睦仁茜身边。每当睦仁茜遇到困难,向常掌事询问,总能得到答案,日子也过得无病无灾。
隋代大业初年,江陵的岑之象来到邯郸县担任县令。他的儿子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