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迹,正是出自虬髯客的手笔,出于好奇,他先拿起了写给李元吉的那封信。
称呼很亲切,三胡吾弟——
三胡是李元吉的小字。古人有名有字,名不宜直呼,字却是日常亲朋好友之间呼来喝去,以显亲近用的。
这个虬髯客显然同曾祖父那边也是非常熟识的,可他却隐瞒了这条信息。
信的内容一目了然,是虬髯客向李元吉通报消息,说秦王近日有所图谋,势必于太子不利。
落款确实是虬髯客的名字,日期在玄武事件之前的一个多月左右。
泉怀先仔细辨别笔迹、纸张,确定不是伪作,当即重捶桌案,大骂:“虬髯客狗贼,欺人太甚。”
他心中已有答案,捧着虬髯客写给李靖的那封信,泉怀先端详良久才打开一观。
如其所料,心中内容同写给李元吉那一封信大同小异,不过是立场对调而已,称呼当然亲切的“药师吾弟”。
药师,是李靖的字。
时间也是玄武兵变之前的一个多月左右,比之给李元吉的那封信,只提前了一天。
泉怀先反复对比、验证着两封信的真伪,忽然想到自己怀里便有那几封虬髯客写给渊盖苏文的信,那几封信是不会假的。
当时的高句丽、新罗等国都是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的。
虬髯客写给渊盖苏文的信,也是汉字。
三封信互相比对,确定是同一时期的纸、墨,笔迹亦是出自同一人。
泉怀先不得不信,他心如疯马,如乱卷的波涛,又满饮几杯,才借着微醺平静下来。
“你早就知道了?”
“也是这几天的事,”玄宗皇帝坦言,“豫儿阴差阳错得了一本太宗留下的书,夹页中有一张图,我们按图上线索找到了这两个盒子。”
“原来是这样,这么说太宗皇帝是知道真相了?”泉怀先忽然想起什么。
“是,虬髯客的真名渊太希,正是渊盖苏文的叔父,他来中原图谋如何,便很清楚了,所以后来太宗皇帝攻灭高句丽,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当时的文件中并没有关于你祖父的记载,所以才使得你一脉潜居他族至今。”
“所以这一切,只是源于一百多年前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