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执笔者 > 第134章 长平喋血:秦赵的宿命对决(2/3)
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凭借长平之地的险要地形,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坚守不出。秦军屡次前来挑战,在赵军的营垒之前耀武扬威,肆意叫骂,廉颇皆置之不理,只是严令士兵加强防守,不得擅自出战。秦军见赵军久不应战,无可奈何,只得强攻,但赵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一次次击退了秦军的进攻,战事由此陷入僵局。

    秦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线漫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勤压力日益增大。为破此局,秦相范雎心生一计,施展反间计,派人携带重金潜入赵国都城邯郸,在邯郸城中散布谣言:“廉颇老矣,怯战不敢出击,其心已无斗志,秦军唯独惧怕那年轻有为的赵括。若赵括为将,秦军必败无疑。”这谣言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赵国朝堂和市井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赵王本就对廉颇的坚守策略心生不满,认为廉颇怯战,致使赵国大军空耗钱粮,却无尺寸之功,如今又闻此谣言,更是深信不疑,遂中计决定以赵括取代廉颇。赵括乃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自幼熟读兵书,对兵法理论滔滔不绝,常与人论兵,自认为天下无敌,然而却从未有过实战经验,且为人刚愎自用,骄傲自大,急于证明自己。

    赵括领命之后,踌躇满志地奔赴长平前线。临行前,赵王亲自召见,殷切嘱托:“赵括,此次长平之战,关乎赵国之存亡,寡人之希望皆系于你身。你务必大破秦军,扬我赵国之威!”赵括跪地领命,高声答道:“大王放心,秦军不过尔尔,臣有破秦之良策,定当凯旋而归!”

    秦军得知赵军换帅,亦暗中调兵遣将,以战国名将白起为主帅,接替此前的王龁。白起乃当世名将,一生征战沙场,未尝一败,深谙兵法谋略,尤其擅长歼灭战,其威名令山东诸国闻风丧胆。

    赵括到任后,立即改变廉颇的防御部署,摒弃了坚守之策,转而主动出击。他将赵军重新编组,集结兵力,准备对秦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企图一举击溃秦军,立下不世之功。白起则洞察了赵括的意图,佯装败退,故意示弱,诱使赵括率领大军深入秦军预设之阵地。

    赵括不知是计,见秦军败退,以为秦军畏惧自己,心中得意万分,遂亲率大军全力追击秦军。赵军士气高昂,呐喊着向前冲锋,一时间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然而,当赵军追至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