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之色,冷哼一声说道:“哼!儒家那一套,不过是些迂腐陈旧的言论,怎能用来治理我大汉的天下?自高祖皇帝以来,我大汉一直遵循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这才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如今怎能轻易更改祖宗之法?”
汉武帝心中暗自叫苦,但面上依然保持着恭敬的神色,微微欠身说道:“祖母,孙儿明白您的担忧。只是如今时代不同了,儒家之术也有其可取之处,孙儿以为不妨兼采百家之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我大汉所用,如此方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让我大汉更加繁荣昌盛。”
窦太后脸色更加阴沉,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此事休要再提!哀家还健在,这大汉的朝政大事,还轮不到你这毛头小子随意做主!”
汉武帝无奈地退下朝堂,回到寝宫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殿内来回踱步,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一条突破困境的道路。这时,他的亲信大臣卫青和东方朔前来求见。
汉武帝看到他们,连忙招手让他们进来,焦急地问道:“两位爱卿,如今太皇太后如此固执,朕的新政难以推行,这可如何是好?”
卫青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抱拳说道:“陛下莫急。臣以为当下应当隐忍行事,不可与太皇太后正面冲突。我们可暗中积聚力量,培养自己的势力,等待合适的时机。待太皇太后百年之后,陛下便可大展拳脚,推行新政。”
东方朔也在一旁点头称是:“陛下,卫将军所言极是。臣以为陛下还可在民间广纳贤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充实我朝的朝堂。这些贤才来自民间,深知百姓疾苦,必能为陛下出谋划策,助力陛下成就大业。”
汉武帝听了他们的话,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欣慰之色:“好,就依两位爱卿所言。朕相信,总有一天,朕定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汉武帝一方面对太皇太后尊崇有加,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与和谐;另一方面,他开始悄悄在各地寻访贤才,不拘泥于出身和门第,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入朝为官。
一日,汉武帝在朝堂上郑重宣布:“朕欲广纳天下贤才,无论出身贵贱,无论贫富与否,只要你有治国安邦之策,有经天纬地之才,皆可为朕所用。朕将亲自出题,考校众人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