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执笔者 > 第242章 绍圣绍述:穿越历史的风暴眼(2/3)
就像炸了毛的狮子,奋起反对,两党从此结下梁子。

    后来神宗去世,哲宗年幼,高太后垂帘听政,旧党咸鱼翻身,把新法一股脑儿全废了。新党这下可气坏了,心里憋着一股火,就等着翻身报仇。

    章惇掌权后,开启疯狂报复模式。旧党官员纷纷被收拾,苏轼也没能逃过。他被贬到惠州,那地方在当时可是偏远落后的代名词。可苏轼就是苏轼,到了惠州还能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心态,我是大写的佩服。要是能穿越过去,我非得跟他喝两杯,听他讲讲那些被贬路上的趣事。

    除了苏轼,还有好多旧党官员被流放、被贬官。整个朝廷就像被搅乱的蜂窝,乱成一团。新党为了推行新法,手段越来越强硬,谁反对就扣上“旧党余孽”的帽子,往死里整。

    我在一旁看着这一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真想冲上去喊:“你们别争了,看看百姓都在受苦啊!”可我知道,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我的一句话就停下来。

    再说这新法的实施,免役法重新推行,表面上百姓交钱免服劳役,挺方便,可实际上,这钱越交越多,百姓负担越来越重。市易法更是离谱,政府直接下场和老百姓抢生意,市场被搅得一团糟,小商小贩们只能唉声叹气,关门大吉。此时,我脑海中不禁浮现起张俞笔下“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诗句,用来形容这被利益熏心的朝堂再合适不过。

    在这场政治旋涡里,曾布也是个关键人物。这人就像墙头草,一会儿跟着王安石变法,一会儿又和章惇不对付,自己搞小算盘。他在新党旧党之间来回横跳,让本来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

    随着绍圣绍述的推进,北宋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农民起义时不时冒出来,边疆战事也吃紧。可朝廷里的大臣们还在忙着党争,根本没人关心国家安危和百姓死活。“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时候的北宋,就像一艘破船,在暴风雨中摇摇欲坠。

    我在北宋待了一段时间后,又莫名回到了现代。可那段经历,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心里。

    回到现实,看着台下学生们一脸懵懂的样子,我深吸一口气,开始耐心讲解:“同学们,这绍圣绍述,看似只是一场政治变革,实则是北宋走向衰落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