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执笔者 > 第245章 海上之盟: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亡国之约(2/3)
入了僵局。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最后金国使者不耐烦了,大手一挥:“这样吧,先把盟约签了,具体细节以后再谈。要是你们大宋连这点诚意都没有,这合作可就没法谈了。”

    北宋使臣犹豫了一下,咬咬牙说:“行,那就先签了。不过贵国可得遵守约定,一起灭辽。”

    就这样,“海上之盟”算是初步达成了。盟约规定,宋金两国南北夹击辽国,金国攻打辽中京大定府,北宋攻打辽南京析津府(燕京)。灭辽之后,燕云十六州归宋,宋把原来给辽的岁币转交给金国。

    我站在一旁,心里直叹气。这北宋朝廷,简直就是在玩火。他们只看到了眼前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诱惑,却没看到金国的野心。在真实的历史进程中,这个盟约签订之后,一系列问题就接踵而至。

    合作攻打辽国的时候,北宋军队的孱弱就暴露无遗。这边金国军队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克了辽中京。可北宋呢,派去攻打燕京的军队,被辽军打得丢盔弃甲。金国使者看着狼狈逃窜的宋军,忍不住哈哈大笑:“都说大宋富裕,军队却如此不堪一击,莫不是都忙着写诗词、赏字画,忘了怎么打仗了?”

    北宋将领满脸羞愧,却又没办法。为了挽回点面子,居然厚着脸皮求金国帮忙攻打燕京。金国虽然答应了,可心里对北宋更加轻视了。等攻克了燕京,金国就开始耍赖了。

    金国使者一脸傲慢:“你们大宋没能履行盟约,攻打燕京不力,这燕云十六州可不能全给你们。就给你们燕京及周边六州二十四县,而且,还得给我们巨额的‘犒军费’。”

    北宋使臣气得满脸通红,却又不敢发作,只能无奈接受。这时候,我真想冲上去,把这些人摇醒,告诉他们这是引狼入室。可我知道,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我的几句话就改变方向。

    看着这一切,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诗:“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北宋朝廷不就是这样吗?他们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只想着眼前的利益,结果把自己的国家推向了灭亡的深渊。还有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北宋这一折腾,最受苦的还是底层百姓。战争爆发,生灵涂炭,无数家庭妻离子散,百姓们在战火中艰难求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