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家成了最熟悉的“客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成了最熟悉的“客栈”,每次回去小住几天,就急着想逃离。明明心里装着父母,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相处方式,在一起待久了,就会因为各种小事闹得不愉快。明明自己已经很努力地在迎合他们,却仍然无法避免那些不必要的争吵。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放假回家,还没到家门口,父母的电话就一个接一个地打过来了,问东问西,到了家门口,他们笑脸相迎,嘘寒问暖,帮你拿行李,做好吃的饭菜,那一刻,你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好景不长,当你把自己在外边的生活讲给他们听时,他们总是觉得你在夸大其词,觉得你过得不好,总是拿你和别人比较,总是让你按照他们的意愿生活,一旦你提出反驳,他们就会觉得你翅膀硬了,不听话了,然后开始唠叨个没完,说你不懂得感恩,说你书都白读了……
于是,你开始变得沉默,不想和他们说话,甚至开始后悔回来。但是,每次离开家的时候,他们总是依依不舍,给你准备各种各样的好吃的,让你带走,生怕你在外边吃不好,受委屈。每次离开,心里都是五味杂陈,一边庆幸终于逃离了这个“牢笼”,一边又觉得自己很不争气,让父母操碎了心。
我们这一代人,好像都是这样,和父母的关系总是那么微妙。明明很在乎对方,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相处方式,一边想要逃离,一边又想拼命对他们好,一边嫌弃他们,一边又心疼他们。
记得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孩毕业后,留在了离家很远的大城市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她每个月都会回家一次,可是,每次回家,她和父母都会因为一些小事吵架,有时候是因为工作,有时候是因为婚姻,有时候是因为生活习惯。
每次吵架,她都很伤心,觉得父母不理解她,不支持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选择。后来,她减少了回家的次数,从一个月一次到三个月一次,再到半年一次,甚至一年一次。每次打电话,也只是报喜不报忧,父母问她什么时候回家,她总是说工作忙,没时间。
直到有一天,她接到母亲的电话,说父亲病了,很严重。那一刻,她慌了,买了车票,连夜赶回了家。到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