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凌风背着手,侧目看看闻哲,像看着一个陌生人,似笑非笑的说:
“所以,你闻大秀才的意思,凡是阳谋,就能‘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啰?”
顾凌风引用的古语,也是孟子的观点,而且在原文中是接着闻哲引用的那句话的后面。
闻哲自然明白顾书记引用孟子话的原义,可是还是不明白顾书记对自己处理此事的态度。
顾凌风走到闻哲面前,看看闻哲,目光深邃,才说:
“我还记得《孙子兵法》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你说说,这是不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闻哲知道,顾书记引用的孙子兵法上的话,意思是如果能掌握战争的地点和时间等关键信息,就可以提前谋划、占据主动,这是一种阳谋的体现。即使让敌人知道你要行动,但却无法阻止你。因为你是基于对客观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充分准备来制定战略,是光明正大地运用实力和智慧去战胜敌人。
他一下子就醒悟了,顾书记不是在责怪他发起“呼吁书”的鲁莽,而是在担心他发起之后的束手无策。
“说你是秀才,你有时就是酸秀才的心性。正义和阳谋从来不是浮在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在有备无患的产物。否则,就是把自己的目标完全暴露给对方,遭到对方反击时也没有对策的蠢猪!俾斯麦为什么认为‘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嗯?”
闻哲忙说:
“顾书记,我明白,正义的阳谋不是把种子撒出去了就不管了,靠天吃饭的理念不行。”
顾凌风走到办公桌前,用右手食指在那份材料上点了点,说:
“这个东西,我的评价,是阴谋与阳谋的合体。你这是阴阳合谋罢了。”
闻哲的脸一红,说:
“顾书记,这个事让我来处理吧。您日理万机,就不要为这事操心了。”
顾凌风用有些嘲讽的目光看着闻哲,说:
“哟,什么时候你闻秀才的肩膀这么宽了?”然后神情一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