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内一片沉寂。

    刘风举又嘿嘿一笑说:

    “刘大兰的小叔子夫妇、小姑子夫妇,也在我们支行。”

    等于是刘大兰家一共有十一位亲人相聚于扶云支行了。

    这话一出,大家都面面相觑了。

    但这种现象大家并不意外,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不要说这种地方性的小银行,就是国有大型银行、包括“宇宙行”在内,曾经的员工结构,也是如此的“传奇”、充满“亲情”。这是由于时代的就业机制、就业政策,加上行业有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闭环意识造成的。

    闻哲说:

    “那就是说,刘大兰的公婆肯定有一个人退休前在你们支行了?”

    刘风举忙笑道:

    “闻行长真是料事如神。刘大兰的公公马原真,原来就是我们支行秀水镇营业所的主任,已经退休十多年了。”

    闻哲又说:

    “就是说,马老主任给他儿子找了支行的同事?”

    刘风举摇摇头,苦笑着说:

    “不是,马主任的大儿子这里,”

    刘风举说着,右手食指指了指自己的头,

    “这里不太灵光,找老婆都难。当时我们行为了照顾马主任,还是把他儿子内招进了支行,放在后勤上看看大门、在员工食堂帮帮忙。”

    大家又是面面相觑,曹玉国有些难堪。

    闻哲说:

    “就是说,马老主任为了儿子的婚事,提前退休了。然后把自己这个银行工作,给大儿子换了一个老婆,就是刘大兰?是么?”

    “对对对,闻行长真是厉害。刘大兰家是秀水镇乡下的。在读高贵,本来学习很好,可是闻市长您知道,我们县是有名的贫困县。同靖远县被外头戏称为‘绝代双贫’。

    “刘大兰家兄弟姐妹多,哪有钱供她读大学。马主任家既能让她到县里银行工作,又能解决户口,是天大的好事。所以,刘大兰就顶替马主任的编制进了我们支行了。”

    “顶班”政策,即“制度性顶替”,七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曾经普遍存在于许多行业。即“子女顶替制”,就是父母退休或退职后,子女可顶替其岗位编制进入原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