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是从大柳镇传来的,听李学国当时的语气,应该是好事。
李学庆本来想要停工一天,全村出动,迎接领导。
还打算把村支部仓房里那些红旗、锣鼓家伙都拿出来。
却被李天明给拦下了。
“叔,千万别,领导下来视察,为的是看看咱们村的真实情况,你搞那些,领导非但不高兴,说不定,你还得挨批评。”
李学庆不解,李天明只能耐心解释。
“现在正赶上农忙,咱们不在地里干活,搞这些形式主义,你觉得领导能高兴,到时候,心里还得琢磨,因为他的关系,耽误了农业生产,人家随便说上一句,你能不被穿小鞋?”
甭管真的假的,凡是领导干部,哪怕只是面上,也得表现出真抓实干的样子。
人家下来一趟,是为了给自己脸上添光彩,不是搞那些面子工程。
李学庆虽然不是很懂,但既然是李天明说的,他还是决定听。
转天,大家伙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
分派好任务,就到了地里。
正当李家台子的社员们在田间挥汗如雨的时候,一辆红旗轿车,沿着村头的土路开了过来。
一阵阵的颠簸,让王作先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
“胡同阁同志。”
车上除了司机,刘秘书,再有就是如今市革委的王作先,永河县革委的主任胡同阁,还有大柳镇公社主任李学国。
“衣食住行,这行也关系着民生大计,怎么能马虎,既然领导信任你,让你做了这永河县的父母官,你就要为这里的老百姓谋福祉,这条路是从海城到永河县城的主干道,沿途经过二十几个村镇,怎么还是这种坑坑洼洼的黄土路。”
胡同阁苦着脸,他倒是也想修,给自己的政绩添上一笔,可哪有钱啊?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大家建设国家的热情高涨,上面提一句,底下就有无数的老百姓带着粮食来义务劳动。
可现在……
没有钱,谁愿意把力气花在这种事情上。
“领导说的是,我们尽快组织人手,争取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王作先点点头,他也知道下面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