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包点心。
“没瞧出来,你爸妈都饿着呢!”
老两口子刚才见李天明发火,还不知道是咋回事,看着递到面前的点心,连忙推辞。
“不用,不用,我们不饿,不饿!”
孙父说话带着很浓的南方口音。
“马上就是一家人了,叔,您老就别客气了!”
说着把点心塞到了孙父的手里。
要不是时间不赶趟,说什么也得请老两口去国营饭店吃一顿再出发。
“上车!”
拖拉机虽然没有公交车快,可能省几毛票钱为啥不省。
过日子就是该花的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
扶着孙父孙母上了车,李天明把拖拉机打着火。
“走了!”
一路回到李家台子,正好赶上电风扇厂下班。
“大莲,你咋……”
天生的话还没等说完,就看到了坐在车斗上的老夫妻。
“这是……”
“长宁的爸妈!”
天生闻言,连忙打招呼,又让张秀芝赶紧回去送信。
亲家第一次登门,家里不能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得着消息的李学工和石淑玲,赶紧忙活起来,会亲家这顿饭可不能马虎了。
打发天洪去苇海抓鱼,又让二兰子去找宋晓雨要了一条腊肉,石淑玲去自留地挑了些新鲜的蔬菜。
方艳梅闻讯也过来帮忙,一家人正忙活着,拖拉机已经到了家门口。
这一路过来,孙父孙母也在仔细的观察着未来儿媳妇的家到底啥样。
又宽又平的水泥板路,还有好多正在盖新房的人家。
和他们宁波的乡下比,李家台子简直不像农村。
尤其是,村口那个又高又大的房子,听李天明说,那是村里的集体企业。
现在北方的政策已经这么宽松了吗?
在他们那里,别说村办集体企业,就算是多种一亩菜,都要被当成zb主义尾巴给割了。
等到了家门口,看着砖石的院墙,还有那三间大瓦房,孙父孙母的心里也渐渐活泛起来。
未来儿媳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