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盘子喷好水,盖上玻璃盖,放到外面的火炕上去。动一动灶膛里的柴火,让它不至于燃烧的太旺盛。
太阳升上来,冷空气好像就被驱散走了崔娴这才,给昨天晚上那几个缺水的方盘,掀开玻璃罩补充点水分。
崔娴看着外面的11个盘子,差不多铺满了炕。非常满意,这铺炕的利用率,算是达到了最高。
她当初在县城,只定做了12个玻璃罩,现在手中也就只剩下一个了。若是之后还打算如此栽种,找时间还得去县城一趟。
不过下次去,她打算把自己全副武装起来。可不希望再像是上次那样,闹腾出来那么大的动静。
想到这,崔娴又想起了冷静,当初一篇诗作在报纸上刊登之后,恨不得昭告天下。日日沉浸在那份虚荣当中,白白浪费了多少大好时光。
得众人吹捧、夸赞、敬佩,崔娴当然也不会无动于衷,心中一点骄傲都没有。但那毕竟是没什么大用处的东西,不能吃不能喝,还要耗费精力去处理那些关系。
崔娴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在京城的时候,好多自发加入到她护送队的青年,惹了事情而牵扯到她的身上,连带着她也受了惩戒,自那之后她就更不愿意让人过多关注。
自己小日子过的惬意,身心都能够得到自己的满足,当然不用外在的那些来填补什么空缺。
站在院子里,耳朵里听到有人喊号子的动静。崔娴知道,本地人在干活儿歇息的空档,很愿意扯着嗓子喊几句信天游。
不知道,今天是否有机会能听一听。如此想来,这些社员们也惯是会苦中作乐,这样积极乐观的情绪,又何尝不是一种教学内容呢。
贫瘠的土地上,因为他们的智慧、胆识,辛勤劳作而长出来作物,养活一众人员,这已经是一项非常伟大的成就。
在经年累月、世世代代人的努力之下,选择出最合适种植在这的作物,又是充满了大智慧。崔娴越发佩服,这群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
她没亲身参加过春耕劳动,也有些好奇他们都做些什么。院子内看不真切,崔娴爬着台阶上了平台。站在上面,这视野可就宽阔多了,目光直接就落在一群人劳动的场面上。
一只手搭在额头上,她在寻找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