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会啊,要求继续鼓足干劲,苦干三个月,实现贯彻’少种、高产、多收’的方针。号召各大队试验田亩产5000斤,五八年比五七年增产两倍以上的指标。下半年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粮食生产翻番,二是大办钢铁!”
“咱们都是下地干活的,怎么办钢铁?”
“对啊,不会干啊……”
台下响起嗡嗡地讨论声。
陈和平扫视了一圈台下的村民,清了清嗓子,提高音量说道:“乡亲们呐,这大办钢铁可是国家的号召,关乎咱国家的富强,咱可不能落后!虽说咱都是庄稼汉,可只要大伙齐心协力,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就拿这小高炉来说,别看它个头不大,作用可不小。县里的文件上说得明明白白,只要按图施工,掌握好火候,就能炼出钢来。全国各地都在热火朝天地干,人家行,咱们上官屯为啥不行?”
老吴头拄着拐杖站了起来,眉头紧皱,满脸忧虑地说:“和平啊,咱不懂炼钢的门道,这要是把东西炼坏了,浪费了材料可咋整?而且,这炼钢不得花不少时间和精力嘛,那地里的庄稼咋办,总不能荒着吧?”
陈和平耐心地解释道:“老吴叔,您这担心不无道理。但您想想,国家强大了,咱老百姓的日子才能更好过。咱这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呐!等炼出钢来,说不定还能用在农业生产上,提高咱们的劳动效率呢。”
台下的村民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陈历年站了出来,大声说道:“队长说得对!咱不能因为害怕困难就退缩。我就不信了,咱们这么多人,还干不成这事儿!”
他的话像一把火,点燃了不少人的热情。
“队长,咱们怎么整?”有人大声问道。
陈和平说道:“明天开始,建小高炉。”
“可咱们拿什么炼钢啊?”
“廖书记说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山找矿!”
陈和平喊道:“如果没有矿,那就各家各户献铁器!铁锅、榔头、锅碗瓢盆,全都炼了!”
“那吃饭咋整啊?”
“吃饭?现在都是食堂大锅饭了,还要家里的干啥?而且,现在大伙齐心协力炼钢铁,以后国家富强了,咱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