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破晓,上官屯便被一阵嘈杂声唤醒。
大炼钢铁的关键一步——建小高炉,正式拉开帷幕。
村东的空地上,村民们早早聚集起来,目光都聚焦在那片即将崛起小高炉的土地上。
陈和平站在人群前,手中紧紧握着那张《土法炼钢示意图》,大声说道:“乡亲们,今天咱们就开工建这小高炉,这可是炼出钢铁的关键!都打起精神来!”
“好!”众人齐声喊道。
上官屯一百多名壮劳力,被分成了两支队伍。
一支负责在屯东的荒地上建小高炉,另一支则拆成几个小队,进山找矿。
牛百岁带着赵四海和周铁栓,作为主力泥瓦匠,各自负责一座小高炉的建设。
陈和平冲牛百岁笑道:“牛大爷,您可是咱屯里的老把式,有您领头,再加上大伙齐心协力,肯定没问题!这图纸上的尺寸、结构都清楚明白,咱们一步步来。”
“行。”牛百岁点点头,指着图纸上的框架部分问:“这高炉的架子,用啥木头合适啊?”
陈和平思索片刻,说道:“咱就用榆木,它够硬实,能撑得住。就照着这图纸上的尺寸下料,卯榫都得打得结结实实的。”
交代完毕,牛百岁转身招呼几个年轻小伙,安排他们去山上砍树。
赵四海和周铁栓已经开始调配砌炉用的泥浆。
周铁栓像个小大人似的,叮嘱赵四海:“这泥浆可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太稀粘不住砖,太稠又不好涂抹,记住了没?”
赵四海认真点头,手上搅拌的动作更加小心。
榆木扛回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
大家齐心协力,将榆木一根根抬到空地中央。
几个木匠熟练地用墨斗弹线,挥斧锯木,木屑纷飞。
“牛大爷,这柱子得立多高合适啊?”一个木匠问道。
牛百岁看了看图纸,比划着说:“按这图上的,得两米五左右,咱们得保证架子稳当,不然这高炉可立不起来。”
在木匠们搭建框架的时候,赵四海他们也准备好泥浆,开始砌砖。
周铁栓拿起一块青砖,在泥浆里蘸了蘸,稳稳地码在地基上,边砌边说:“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