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夏女士不赞同道:“若非如此,我岂不是这辈子都不知道我还有孙子孙女儿了?”
“我既然知道了这是我们傅家的孩子,就不可能坐视不理。”
“有您这句话,我心安下大半了。”时晴向夏女士投去感激的目光,而后扶上旁边儿子的手臂:“小津也因为妹妹的事情,急得不行。”
“哎哟,难怪脸色憔悴呢。”夏女士心疼地看着时津:“乖孩子,是不是急得饭也没好好吃啊?长得这样高,看着过于瘦了,别着急孩子,奶奶跟你保证,妹妹会没事的。”
时晴再次示意儿子:“小津,快说谢谢奶奶呀,你的礼貌呢?”
或许是妹妹的缘故,让时津产生动摇:“…谢谢。”
那句奶奶,他还是没有喊出口。
但夏女士完全不介意,对时津的态度相当包容,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她越看时津越喜欢,满心满眼都是自己有了亲孙子的喜悦。
夏女士不是京市人,且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方便插手一些事情,只得回去联系“外援”。
她问时津:“小津,你要不要和奶奶一起回去,你长这么大,都还没有回过自己家呢,你爷爷要是见到你,不知道得高兴成什么样儿呢。”
没等时津拒绝。
时晴先一步开口:“小津,你先出去。”
时津听妈妈的话照做出去了。
夏女士看出时晴有话要对自己说,她静候片刻,听见时晴道:“伯母,小津不能跟你回去。”
“为什么?”夏女士有些不乐意。
时晴欲言又止一番,随后垂下眼,语气为难:“……傅以川他不会愿意看到小津的,更不会愿意知道小津和瑶瑶的存在。”
短短两句话,夏女士便探出事情的全貌,她端坐着,审视面前的女人几秒。
平心而论,夏女士是看不上时晴的。
首先,家世上就不匹配。
时家从小流落在外的女儿,十几岁的时候才被找回,可惜找回的意义并不大了。
当时的时家气数将尽,再没有翻身的机会,只能被迫走下坡路,直至如今在世家圈中“查无此人”。
好多人都曾唏嘘时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