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虽然略感意料之外,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当初一品楼打出状元餐名号时,便已经被有心人盯上,只不过当时朝堂大部分精力都留在如何剿灭海寇上,对这么一个小酒楼不甚在意。
只是在徐时行担任首辅后,一品楼状元餐才真正轰动京师,如今更是成了往来士绅必来之地。
诗文经一品楼点评后,常常引发朝野轰动。
若那名得了状元餐的士子,科举不中,便又会引得仕林动荡,引咎弹劾不断,搞得科举选材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他们这些人偶尔也来此以文会友,偶尔也参与点评一二,如此名利兼收,本想着过了年,派管家过来与老板商议,参股一番。
却没曾想,那个不经常上朝的万岁爷,下手如此快,直接买下。
当真是好快的手。
孟公公等众人消化了这个消息后,继续说道:
“不过诸位可以放心,即便成了官店,经营一切照旧,这状元餐依旧备着,只是这评诗,便不能只是外面那些老儒说了算了,倒时便要劳烦老几位掌掌眼。”
“好说!”
“孟公公吩咐便是。”
一番表忠心的话,还没说完,暖房门外便响起了敲门声。
“孟公,诸位大人,这里有一首诗,是否过目一下?”
孟公公笑了,“哈哈,来活了,咱家就不耽误诸位点评,拿进来吧。”
门分左右,一名锦衣棉服的员外,亲自捧着一卷纸走了进来。
他便是一品楼原老板,如今恩赏工部员外郎的商茂才。
纸张铺展开在桌子上,只第一眼,便有人斥了一句。
“哪里来的书生,字写的如此丑陋不堪。”
但是,孟公公见到那跟狗爬式的字后,端着茶杯的手不由颤了一下。
“字是丑了点,诗却是好诗。”
“嗯,好诗!”
“总把新桃换旧符。只这一句,便一扫阴霾,新年新气象。”
孟公公转头向商茂才问道:
“商员外,写诗的人,是不是一个胖胖的少年?”
商茂才闻言点头称是,“孟公认识?是一个胖少年,他自进入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