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万里,飞机在云层中穿梭,李阳望着舷窗外不断变换的云海,思绪又飘回了在国外企业考察的那几天。考察期间目睹的先进生产技术和高效运营模式,让他对这次合作充满了期待,可技术引进过程中遭遇的难题,又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李总,快到了。”团队成员林晓的声音打断了李阳的沉思。李阳回过神来,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
一回到公司,李阳便马不停蹄地召集团队成员,召开技术引进专题会议。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略显凝重。
“这次考察,大家都看到了对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李阳率先开口,目光扫视着每一位成员,“但对方提出的技术引进费用和限制条件,大家也清楚。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一起商讨,如何在保证引进技术的同时,降低成本,突破限制。”
研发部负责人王浩推了推眼镜,率先发言:“李总,我觉得对方提出的技术转让费过高,几乎超出了我们预算的两倍。而且限制条款中,对技术使用范围和二次开发的限制,严重束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
销售部的陈悦也皱着眉头说:“我同意王工的看法。以目前的条款引进技术,产品成本大幅增加,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不利于我们拓展市场。”
李阳认真倾听着大家的发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待大家发言完毕,他缓缓说道:“大家分析得很到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对方的技术对我们来说,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我们要想办法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点。”
这时,年轻的技术员赵宇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李总,我有个想法。咱们能否提出技术入股的方式,以我们的市场渠道和部分资金作为交换,获取技术使用权,这样既能降低现金支出,说不定还能争取到更宽松的限制条件。”
李阳眼睛一亮,拍了拍赵宇的肩膀:“小赵,这个思路不错!大家觉得呢?”
众人开始热烈讨论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番讨论后,大家觉得技术入股的方案可行,但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李总,就算采用技术入股,我们也得明确技术的使用范围和后续升级的责任。”法务部的张律师提醒